牛羊误食马铃薯后出现中毒的防治措施

定西被誉为“中国薯都”,马铃薯作为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广泛种植。由于马铃薯价格低,营养丰富,当地人们习惯用它来饲喂家畜,但由于贮存和饲喂不当,往往会发生家畜在食用马铃薯后中毒的现象,家畜马铃薯中毒后的症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诊治方法及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一、中毒机理

马铃薯又称洋芋、土豆,是一种价格低,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的农作物,其块茎中含有的粗纤维较低,蛋白质生物学效价比较高;粗蛋白的含量在9%左右,高于甘薯和木薯;虽然胡萝卜素的含量比玉米低,但赖氨酸含量却比玉米高,其他维生素含量也与玉米相近。

马铃薯外皮、幼芽以及茎叶内都含有马铃薯素(龙葵素),同时茎叶内还含有亚硝酸盐,家畜食用后可引起中毒。马铃薯贮藏时间长、发芽、发霉、腐败,都会引起马铃薯素和亚硝酸盐的增加,开花前的马铃薯茎叶中的马铃薯素含量也比较高,当家畜大量食用后,马铃薯素通过刺激胃肠黏膜引发家畜出血性胃肠炎,吸收后可侵入延脑和脊髓,从而引起运动和呼吸中枢的麻痹,再通过进人血液引起红细胞的溶解出现溶血现象。

二、临床症状

1、中毒较轻的发病比较缓慢,以胃肠炎为主,家畜表现为精神沉郁,流涎、呕吐、腹胀、腹痛、磨牙、呻吟、食欲减退、虚弱、便血,口唇周围、肛门、阴道、乳房、四肢等部皮肤发生湿疹或水疱性皮炎等症状,反刍动物会出现瘤胃臌胀的现象。

2、中毒严重的发病比较急,以神经症状为主。发病初期家畜表现为兴奋不安,腹痛难忍,伴有呕吐。随后进入抑制状态,表现为精神不振、步态不稳,虚弱无力,共济失调,有的甚至出现后驱麻痹,体温升高,卧地不起,呼吸浅表、增数,心跳加快,肌肉震颤,全身痉挛,眼结膜、阴道黏膜发绀,瞳孔散大、孕畜流产等症状。

3、剖检可见血液凝固不全,呈暗黑色,胃肠粘膜充血、出血、上皮脱落,常伴有肾炎、肝脾肾肿大、心内膜出血,腹腔有积水等。

三、诊治措施

家畜在食用了马铃薯或含有马铃薯的饲料时,一旦发现有中毒迹象,应立即停止饲喂有毒的马铃薯或者饲料。

1、发病初期可通过催吐或者导泻来排除毒素,缓解症状。初期通过服用植物油(如菜油、胡麻油等)或者是硫酸镁、硫酸钠、人工盐等泻剂排除毒物。也可口服1:高锰酸钾(牛-ml),或5%碳酸氢钠溶液(牛-ml)进行催吐。中毒中期可通过洗胃排出毒物,通常可胃管灌服温水、0.01%~0.05%高锰酸钾溶液、1%鞣酸等。如果有皮炎等症状时,可口服消炎药,并把消毒药或者软膏涂抹在患病部位。

2、当病情比较严重时牛羊可采取静脉放血(牛-ml,羊50-ml)的方法,排除体内的一部分毒素,然后输入生理盐水(牛-ml、羊ml)和10-25%的葡萄糖溶液-ml,输液时一定要注意,先输生理盐水,再输葡萄糖。出现神经症状时可通过肌肉注射2.5%的盐酸氯丙嗪1~2mL来缓解症状。同时为纠正休克,兴奋呼吸,强心利尿,可根据家畜体重注射尼可刹米10-20ml,或樟脑油10-20ml,或苯甲酸钠咖啡因20-50ml。

四、预防措施

1、为了防止家畜在吃马铃薯时中毒,应将马铃薯保存在干燥、寒冷、无阳光的地方,以防止发芽和变绿。

2、新鲜的马铃薯茎、叶、花,最好不要直接给家畜饲喂,而是要经过晒干或者加工成青贮饲料以后再搭配其他饲料混合饲料,且不宜过多喂食,腐烂或发霉时不能给家畜食用。

3、马铃薯发芽变绿,在饲喂前要将发芽和变绿的地方切除,并通过加水煮熟来降低毒性,切忌用煮过的水喂饮家畜。

4、要严格控制家畜食用马铃薯的量,一般来说发芽变绿的马铃薯用量不要超过家畜总日粮的四分之一,最好不要给妊娠母畜饲喂,以防止流产或造成胎儿畸形;正常的马铃薯用量不要超过家畜总日粮的一半。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m.com/wadzz/1153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