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普话题
01
痛!"大头娃娃"再现!如何分辨真假奶粉?这4招现在知道还不晚
▲图片来源:百度
近日,湖南郴州永兴县再现大头娃娃事件。多位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因吃了“问题奶粉”出现体重下降,头骨畸形,不停拍打头部等异常现象,医院诊断为佝偻病。经调查,“问题奶粉”其实就是一种固体饮料。
如何辨别真假奶粉?
01
学会查看营养标签
注意分辨适度水解、深度水解及氨基酸配方。
特殊医学用途的婴儿配方食品会有“国食注字TYXXXXX”的注册编号以及适用人群,同时购买时要注意查看其储存方式及保质期。
02
正规渠道购买奶粉
应尽量购买正规渠道的奶粉,正规产品均可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进行查询。
03
看奶粉的包装设计
真奶粉对于产品的密闭性要求很高,一般会采用锡箔与塑料外封结合的方式,而且奶粉罐做工精良,产品生产信息及配方信息齐全。
04
鉴别其色香味形
一看真奶粉一般色泽天然,呈乳白或乳黄色;假奶粉一般颜色偏白且不自然。
真奶粉会有一股天然的乳香味,但味道并不浓,无特别香甜的味道;假奶粉多香味浓郁。
二尝
尝味道,普通奶粉会略粘牙,且味道较淡,无明显甜味;而假奶粉多因添加糖而甜味明显。
而对于特殊配方的奶粉其口感多有不同,比如氨基酸奶粉因蛋白完全水解口感其实是偏苦的。
三试
试手感,一般真奶粉由于工艺要求较高,更为细腻;而假奶粉质地较粗糙。
02
可以通过食物来改变体内酸碱度?一起看答案!
▲图片来源:百度
朋友圈中流行着各种关于酸碱体质的说法,“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酸性体质易患癌”“碱性饮食可以改变酸性体质”等等,甚至不少保健品也打出关于调节酸碱体质功效,吸引消费者购买。真相是怎样的呢?
“酸碱体质论”创始人
“酸碱体质论”创始人是罗伯特?欧?扬(RobertO.Young)。年,罗伯特?欧?扬的名为《酸碱奇迹:平衡饮食,恢复健康》一书首次出版,走红后被翻译成超过18种语言,他被很多人称为酸碱体质理论的“大师”,火爆全球。8年11月2日,美国圣地亚哥法庭判决他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8亿元)。持续16年的伪科学骗局,“酸碱体质理论”终于收场!原来,在医学上并没有“酸性和碱性体质”的说法。
如何看待“酸碱体质论”
酸碱度用pH值来表示,pH值在0~14之间,越接近0酸性越强,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等于7即为中性。体液,就是身体内的液体,人体内的各种体液其pH值差异非常大。血液的正常pH值是在7.35~7.45之间,血液的pH值要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长期血液pH值升高或降低,说明机体处于失代偿性碱中毒或失代偿性酸中毒。这就不是什么亚健康而是比较严重的疾病了。对于“酸碱体质”的说法其实是大家将其中的因果关系弄反了。应该是癌症、严重感染、创伤等疾病导致了肺功能、肾功能衰竭,损害了机体的酸碱调节能力,进而影响了酸碱物质的代谢,才会导致血液pH值变化,从而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因此血液酸碱度的改变是疾病产生的结果而不是导致疾病的原因。
吃不同的食物能改变身体的酸碱度吗?
还有许多人希望通过食物来改变体内酸碱度,认为食物的酸碱性不同,会影响身体的酸碱平衡。不管吃的是什么,“进肚后”混着唾液嚼碎,再跟胃液一搅拌,接着跟胆汁、胰液等碱性消化液接触,一步一步地消化吸收,就像一个标准化的工厂一样,所有不同的原料经过这些流水线加工,最终都会变成有用的营养留下来,而没用的会随粪便和尿液排出去,谈不上影响体液的pH值。
编辑:邱嘉仪一审:陈少驰二审:郭文琳素材来源:科普中国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