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某居民一家,在家庭聚餐过程中,食用自制的酸汤子,从而引发食物中毒。此新闻一出,就引起了讨论。一些地区的人,甚至都不知道酸汤子是什么,更加不明白吃它怎么会中毒?
其实,酸汤子是东北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原材料是玉米,经过加工后做成的和粗面条差不多的食物,味道可口,很受人喜爱。据相关部门初步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天所食用的酸汤子为家人自己制作的,但是该酸汤子食材在冰箱冷冻了一年。
很多人看到这里,从而觉得是因为食物霉变、腐烂造成的食用后出现中毒反应,尤其是原材料玉米,很有可能存在霉变的问题。当食物霉变后,会产生较多的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属于一类的致癌物质,毒性很强,长期食用很有黄曲毒霉素的食物会致癌。而过量食用黄曲毒霉素的食物会导致急性的肝炎、肝硬化、肝坏死,严重的话可导致昏迷死亡。黄曲毒霉素其实较为常见,通常存在于发霉的花生、玉米等五谷中,发苦的坚果中,例如有时候吃到苦的瓜子或者杏仁,这种苦味就源于黄曲毒霉素,所以一定要及时的漱口,减少黄曲毒霉素的摄入。还有泡很长时间的木耳,发霉的筷子等等,都是黄曲霉的重灾区,把矛头指向黄曲霉毒素,表面上看没问题。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根据黑龙江卫健委公布的最新结果显示,让一家中毒的不是黄曲霉毒素,而是米酵菌酸。这又是什么毒素,为什么会存在于玉米制成的酸汤子中呢?医生来和您聊聊。
酸汤子是由玉米制成的,虽然存放时间较长,但是长期属于密闭冷冻的情况下,黄曲毒霉素在零下的状态下难以大量繁殖的。而且黄曲霉毒素造成的伤害,很少会来得这么急切。米酵菌酸就不一样了,中毒反应相对更快更强烈。
可能很少有人听说过米酵菌酸,这是由椰毒假单胞菌造成的,且高温不易被杀死,容易造成食物中毒。当米酵菌酸中毒的时候,常表现为恶性、呕吐、上腹部不适、头晕、全身无力等等,重者可出现呕血,意识不强、昏迷、休克等情况。像酸汤子这类的食品,主要是玉米做成的,在制作发酵过程中,容易产生米酵菌酸,尤其是存放了冷冻了一年,含量自然更多。
在饮食过程中,对米酵菌酸一定要注意预防,该原因造成的中毒反应致死率极高。米酵菌酸主要存在于发酵的玉米食物中、变质的鲜银耳以及其他的变质淀粉类的食物中,例如文章中的自制酸汤子,还有自制的泡菜,自制的葡萄酒等等。我们日常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食物的新鲜,存放时间较长的食物不宜食用。如果出现腐烂、破损的情况,也会增加毒素和霉菌的生成。也是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将自制的发酵食物,长时间存放,以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危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