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预防并发症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关键。相关研究表明,经常监测相关指标并努力控制好血糖等指标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但很多糖友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并不重视,往往是出现了症状,医院就诊,而此时病情可能已经很严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也加大了后期治疗的难度。
其实,糖尿病人定期做一些检查,就可以及早发现异常指标,这对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很有意义。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几种,预防并发症需要经常监测的项目和时间间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防慢性并发症检查项目1、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检查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疾病的重要方法。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主要与病程和血糖状况有关,常见的有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眼底出血等,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建议每6个月检查一次。
2、糖尿病肾病。在糖尿病中,肾病是非常常见的并发症。约30%-40%的1型糖友,以及20%左右的2型糖友,会发生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是: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或30毫克/24小时,即可诊断。建议每6个月检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
3、血脂检查。糖尿病往往同时合并脂代谢紊乱,通过血脂检查,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而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调脂药物。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
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意义是什么?
点击视频了解
4、口腔检查。糖友口腔疾病中以牙周病最为常见,患病率可达30%左右。慢性牙龈炎反复发作,牙槽骨萎缩,久而久之易引起牙齿松动或脱落。因此,糖友不能忽视口腔检查。建议每6~12个月检查一次。
5、尿常规。尿常规检查能够提供尿糖、尿酮体、尿蛋白、尿白细胞等多项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间接反映血糖水平,明确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等情况。另外,还能较早地发现糖尿病肾病。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
6、周围血管病变检查。血糖对血管的侵害是全身的,患者全身的大血管都有可能受累,下肢最为常见,可表现为足部皮肤发凉、足部疼痛、间歇性跛行,且皮肤易受感染,溃疡经久不愈,严重者引起坏疽导致截肢(趾)。医院的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外周血管病变。建议患者每6~12个月检查一次。
7、神经病变检查。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其症状比较广泛,不容易被发现,所以治疗起来比较困难。约有60%~70%的糖尿病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症状,如四肢感觉减退、麻木、刺痛;腹胀、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性功能下降;听力下降、吞咽困难等。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依据是神经电生理检查,即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肌电图。建议每6~12个月检查一次。
8、血压检查。三高常常相伴相生,所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每天测量一次血压,有条件的尽量每天进行多次测量;血压正常的糖友最好每周测量一次血压。
预防急性并发症检查项目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因手术伴发感染、心脑血管意外等,或停用药物、高血糖长期控制不好等原因,有可能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乳酸性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检测方法:当出现发热、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医院检查尿酮,并增加血糖监测频率。若血糖高于16.6毫摩/升,尿酮阳性,则提示有发生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危险。必要时还应检测血酮、血电解质、血气分析、血渗透压、血乳酸等。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定时监测血糖,控制饮食,坚持运动,都是为了控制好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而定期体检就像一面镜子,它可以真实反应糖友前段时间控糖的效果,便于及时发现异常,做出调整。
●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适合糖尿病人吃吗?
●糖尿病人不能随便泡脚,需注意6件事!你做到了吗
●建议收藏!糖尿病友可以放心吃的8类食品
●糖尿病最易在冬季加重,过冬需注意五个细节!
●运动多长时间,血糖能降下来?速来了解
●糖尿病人皮肤瘙痒怎么办?教你5招轻松应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