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宋丹丹非常经典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结尾
宋丹丹表示要写一本书,书名叫《月子》
赵本山立刻表示:那我也写一本书《伺候月子》
台下观众会心大笑
坐月子伺候月子
是每个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识
很多人一提到“坐月子”
似乎想到的就是吃好睡好
可坐月子要真这么简单就好了!
坐月子到底都“坐”啥?
产后两小时内
极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需在产房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出血情况
协助产妇早接触新生儿,首次哺乳
为啥要尽早哺乳
尽早哺乳有利于母乳分泌,不仅能增加泌乳量,而且还可以促进奶管通畅,防止奶胀及乳腺炎的发生。
宝宝的吸吮动作还可以反射性地刺激母亲的子宫收缩,有利于子宫的尽快复原,减少出血和产后感染的机会,更有利于妈妈早日康复。
饮食注意啥
自然分娩:产后1小时进流食
剖宫产后:6小时后进流食饮食
注意营养、热量、水分
排尿与排便
排尿:产后4小时内督促排尿
预防尿潴留及便秘
当感觉膀胱内有尿但上厕所什么也没有时,一定及时告诉医生!
观察恶露
血性恶露
浆液恶露
白色恶露
持续时间
产后最初3日
产后4~14日
产后14日以后
颜色
红色
淡红色
白色
内容物
大量血液、少量胎膜、坏死蜕膜
少量血液、坏死蜕膜、宫颈粘液、细菌
坏死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大量白细胞和细菌等
会阴护理
每日检查:会阴伤口有无红肿,硬结及分泌物
会阴擦洗2次
会阴水肿时40%硫酸镁湿敷
若伤口感染,应提前拆线引流,定时换药
观察情绪变化
注意产后抑郁情绪及产后抑郁症!
发病率在15%~30%。典型的产后抑郁症于产后6周内发生,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
大部分女性的产后抑郁情绪都是受到激素的影响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娩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
乳房护理
(1)乳胀哺乳前湿热敷,频繁哺乳、排空乳房
(2)催乳催乳中药及食物,多进汤汁食物、针刺穴位
(3)退奶最简单的退奶方法是停止哺乳,目前不推荐用雌激素或溴隐亭退奶
(4)乳头皲裂轻者可继续哺乳,严重者应停止哺乳,可挤出乳汁涂于患处,避免感染
预防产褥中暑
(1)产褥中暑:产褥期因高温环境使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急性热病。
(2)表现:高热、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处理不当能遗留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
(3)常见原因: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
(4)诊断:需注意与产后子痫、产褥感染、败血症等相鉴别。
(5)治疗原则:立即改变高温和不通风环境,迅速降温,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其中迅速降低体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正确识别产褥中暑先兆症状对及时正确的处理十分重要。
坐月子不能见风?
错!
过去卫生条件差,居住环境,保暖性相对比现在差很多。加上过去医学观念的局限性,导致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清楚,把很多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都说成“伤风”,所以把“风”看得和老虎一样凶猛,要产妇避免“见风”。
但现在生活条件及医学观念都在不断进步,大家都知道那些产褥期的病症多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和“风”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产褥期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仅不能“避风”,还应该“通风”,这样室内的病毒密度才会少,产妇才不容易生病。
所以传统的“坐月子”不能见风,不仅不是帮助产妇恢复,反而是让产妇的身体受到潜在危害。
产后一直头疼或腰腿疼,就是因为月子没坐好被风吹了,对吗?
错!
产后头疼或腰腿疼,是产后内分泌失调造成的,这也是和你的体质有关。
你的体质如果比较敏感,你产后一丝风都见不到,你也照样会头疼腰腿疼;你的体质不敏感,你产后怎么见风都没事。
所以产后头疼腰腿疼的宝妈不用耿耿于怀抱怨“没坐好月子”,真和这没关系。
不过产后均衡营养,合理膳食,适度活动,有助于恢复内分泌,使得身体不再疼痛。
但极少数产妇可能会在产后长期内分泌失调造成疼痛。
坐月子不能洗头吗?
错!
洗澡有助于产妇健康,因为生产的过程往往会大汗淋漓,这样不洗澡的话,身上汗多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产后恢复。
无论顺产或剖腹产,产后第二天就可以洗澡,但是淋浴,不要坐浴或盆浴。
坐月子不能沾凉水喝凉水?
错!
正常使用冷水温水热水,都没问题。
当然,产后你不能长时间将身体浸泡在冷水中。
别说产后,正常人长时间将身体浸泡在冷水中也会不舒服啊。
内容审核:黄明莉哈医大一院产科副主任
袁晶哈医大一院产科主任医师
有孕产疑问?马上留言给我们!哈医大一院产科优孕优生在线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