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春萌齐鲁,澎湃淄博。淄博“开年第一会”开启了全市奋力争先、勇毅拼搏的“三提三争”动员活动,旨在以“三提三争”落实“”发展目标和实现“强富美优”的城市愿景。目标之下,唯有落实。目前,淄博从上到下纷纷行动,围绕“三提三争”展开重点工作。为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推出《争锋·三提三争》栏目,对各部门展现出来的优秀做法以及重点工作进行刊发报道。记者樊伟宏医疗人才争夺战开打,医院医院动作频频。不论是招聘揽才,还是政策宣贯,亦或是政校企间的合作交流,医院目光所向,无疑都想在医疗人才争夺中率先分得一杯羹。春起之时,恰是一年之计铺开之时。那么,淄博靠什么争夺医疗人才?升温与竞逐新年伊始,包括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医院医院陆续发布招聘公告。较往年招聘集中在3、4月份的情况,今年的招聘提前了不少。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人事科科长张锋光看来,赶在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等固定动作之前发力,是医院间心照不宣的默契。“咨询电话被打爆了,报名者的踊跃,提振了张锋光的信心。单从招聘频次上看,医院还将不断加大。”他说。比起直接招引,从政策出招亦是一条不错路径。2月9日下午,淄博市人社局、淄博市卫健委齐聚医院,三方围绕急需紧缺人才招聘、人才培养、职称评聘等重点难点工作展开讨论,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交流了意见。尤其是最后一项内容,对始终强调“对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实施补贴及绩效政策倾斜”的医院党委书记王军玮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研究并利用好各种政策,才能在人才引进与薪酬改革工作中大胆创新,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薪酬结构,全面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的共识。医院,医院的路子,则更为直接。2月7日,淄博市政校企合作交流座谈会在这里举行。潍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管英俊,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宏业等悉数到场,同行的,还有荣昌制药、山东华致林医药、山东则正医药等企业代表。会上,孙宏业与管英俊签订了《人才引进合作协议书》,多名医院初步达成就业意向。以上种种,无不显示淄博医疗领域人才招引正不断提速。事实上,提速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去年仅市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线上线下招聘就有8次,而往年一般只有3次左右。医院自己的合同制招聘,以及涉及高层次人才的长期招聘。”医院人事科科长邹克说。招引力度增强的直接影响,是高层次人才的不断扩容。“医院目前有13名博士。其中,去年至今就来了3名。”医院人事科科长安晶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相较过去两三年都招不到一名博士,这样的结果让她倍感振奋。官方数字显示,截至目前,淄博医疗卫生领域的博士数量已突破名。虹吸与内卷升温背后,挑战依然存在,医院间人才流动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虽然近几年,淄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完善,但相较济南、青岛等城市,差距仍然巨大。同时,考虑到淄博独特的地理位置,自济青高铁开通之后,到济南约15分钟,到青岛约1个小时的便利交通优势,也令人才流动随之加快。这是一把双刃剑,尤其对医疗卫生领域。医院工作的李鑫(化名)表示,“济南、青岛作为医疗强市,不乏A++级医疗机构坐镇东西,而潍坊、滨州等邻市依托本市医疗院校的深厚积淀,医疗实力亦不弱于淄博。”“现实问题是,我们希望更多外地人才来淄博,也要想到本地人才是不是也会到人家那边去。”李鑫说,医院此前仅有一名博士,但在数年前,这名博士就医院。直到近几年,医院才重新招引了新博士加入。在公众习惯将问题根源归结于城市本身的惯性思维面前,本土行业的“内卷”问题,更让李鑫头疼。“有很多条件不如淄博的城市,招引工作却做得很不错。”李鑫认为,医院应该做的,是增强实力,提高规模,扩大影响力,形成合力。深感“内卷”之害的不止李鑫一人,医院的人事工作负责人也给出了相同看法。“几乎医院,都有医院医生的影子。”这位负责人无奈且困惑地认为,随着医疗人才密集向中心城区靠拢,县域间医疗人才的平衡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官方数据显示,淄博现有余家医疗机构,医院家,医院7家,医院3家,医院20家,医院3家,医护人员近5万名。放眼山东,从医疗机构数量本身看,淄博优势明显。但从规模而言,依据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淄博仅有医院在全国医院监测指标晋级A等,而淄博在全国医院绩效考核的最好排名,仅排在位,位列B++。数量多,规模接近,分布集中,“内卷”油然而生。去年年底,医院医院的合并,是对人才招引利好的鲜明信号之一。通过合并,张开放床位加持之下,医院日接诊人数可达到人次。如此规模,在人才招引一途,无疑助力不少。作为医院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之一,安晶医院发展的重要性。“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重视的往往是平台优势。医院本身的实力才是关键。”安晶认为,到那个阶段,薪酬已不是影响其去留的决定因素。招引与流失环境在变,招引更需精准。客观来看,常住人口余万的淄博,本身已是医疗资源“富矿”。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指出,到年,国内卫生健康人员总量达到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20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80人、每千人口药师(士)数达到0.5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3.93人。将这些数据引申到淄博,目前,淄博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7.26张(列全省第2位)、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9.64名(列全省第3位)、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95名(列全省第3位)、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注册护士4.11名(列全省第4位)。淄博的实际数据,皆高于国家远期规划,且在山东省内处于领先位置。而从政策依据上看,从“人才新政23条”到“人才金政37条”再到“人才金政50条”,淄博不断发力,且效果明显。根据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宏业表述,年,淄博市人社局将以更大的力度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产业链赋能人才链,促进“两链”深度融合发展。“从体量来看,淄博医疗人才资源是丰富的,淄博医疗领域缺的是高端人才。”医院负责人表示。对此,淄博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程勤也曾给出类似观点:“要让医疗等民生事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努力实现由基本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既要不断建设医疗卫生重点项目,更要不断引进高层次医学人才。”去年7月,医院举办泰山学者工作室及名医名家工作室签约仪式,淄博市副市长毕红卫与程勤一起为工作室揭牌。6名国内知名医疗专家分别担任内分泌科、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科、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特聘专家,其中不乏刘大为、吕国忠,及泰山学者管庆波、徐进等业内权威。此举被视为是淄博医疗高规格引进人才的一次典型案例。“淄博有政策、有平台,但在体制上能不能更开放,需要进一步优化改革。”医院负责人同时抛出一项命题:倘若有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某位专家提出要求,来淄博可以,团队能不能一起来?“医院心理上可能都是支持的,但在实际执行中,却未必会那么顺利。不过,随着淄博医疗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围绕高端人才引进的各环节会逐步完善。”该负责人表示。另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m.com/wahl/15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