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城市怎么建此地出台实施方案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既是家长和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课题。

近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市妇儿工委办公室等23家单位联合印发《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按照“儿童优先,普惠共享”“首都特色,首善标准”“全域创建,试点先行”“统筹推进,多元参与”四项原则,提出五方面22项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北京将如何站在儿童视角以“1米的高度”看城市筑梦儿童美好未来?小编带您了解到年全面建成儿童友好城市

近年来,北京市不断落实落细儿童友好理念,扎实开展儿童友好行动,呵护儿童美好未来——

儿童优先的社会政策制度持续完善。《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保障儿童优先发展”,将“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方案(-年)。

契合儿童需求的公共服务稳步发展。儿童教育、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中学生师比达到8.6:1,小学生师比达到13.9:1。

儿童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更加广泛。儿童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逐渐由被动的“参加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未成年人积极参与争当“社区小楼门长”“环保小卫士”“文明小引导员”等实践活动,少年儿童志愿队伍不断发展。

《实施方案》立足北京市儿童事业坚实发展基础,聚焦儿童文化、体育、教育等方面新需求,提出了新时期儿童友好事业发展新谋划——

到年

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3-5区开展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进建设一批示范性儿童友好街区、社区、学校、医院、公园等,形成一批儿童友好“北京经验”。

到年

儿童友好成为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重要标识,全面建成儿童友好城市,广大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个特点筑梦儿童美好未来

《实施方案》遵循“儿童优先,普惠共享”“首都特色,首善标准”“全域创建,试点先行”“统筹推进,多元参与”四项原则,内容上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全面对标对表国家要求

《实施方案》在全面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部门《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各项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安排和有关领域实际工作要求,在未成年人保护、教育、卫生健康、生活保障、成长空间等方面进一步明确8项具体指标要求,突出加强托育、基础教育、妇幼保健等7类设施建设,开展儿童友好学校、医院、社区等8类儿童友好试点。

充分挖掘首都资源优势

优化资源利用,发展儿童服务“首都品牌”。充分挖掘古都文化、科技创新等首都特色优势资源,强化各类资源与学校、社区资源联动共享,在儿童文化、体育、科技等领域开发首都特色的产品、开展首都特色的活动。

完善兜底服务,加强困境儿童“首都保障”。加强困境儿童生活、医疗、教育的保障和管理,结合全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和人均消费支出等指标建立困境儿童生活费自然增长机制,完善走访、收养、补贴等机制,结合区域需求做好儿童福利及康复设施建设。

鼓励社会参与,营造儿童友好“首都氛围”。加强群众对儿童事务的监督管理,支持家庭、学校、社会等三类儿童友好环境建设,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强化薄弱环节政策支撑针对提升儿童友好服务水平顶层设计,精准安排,多方面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平台和路径,提高街道(乡镇)基层儿童服务专业人员配置和服务覆盖率,积极培育儿童服务组织和专业人员队伍。针对儿童活动空间设施需求存量盘活,增量提质,多场景打造儿童友好城乡空间。引导在博物馆、图书馆等嵌入儿童活动区域,在公园、滨水空间等植入儿童科普体验区,在社区、学校等区域补充儿童游戏、运动、安全出行等微空间,推进城乡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和规范管理。针对群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m.com/wahl/16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