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常见于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代谢控制不良、伴发感染、严重应激、胰岛素治疗中断以及饮食失调等情况。2型糖尿病如代谢控制差、伴有严重应激时亦可发生,是糖尿病代谢紊乱严重失代偿的临床表现。1.症状出现明显的多饮、多尿,伴恶心、呕吐、纳差;可有广泛剧烈腹痛、腹肌紧张,偶有反跳痛,常被误诊为急腹症;由于酸中毒,呼吸深而快,严重者出现Kussmaul呼吸,呼出气体中有丙酮味(烂苹果味)。神经系统可表现为头晕、头痛、烦躁,病情严重时可有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嗜睡和昏迷。
2.体征皮肤弹性减退、粘膜干燥、眼球下陷,严重脱水可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体温下降、腱反射减退或消失以及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生化异常为高血糖症、高血酮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当生化异常仅表现为高血糖和高血酮、血pH仍处于代偿状态时,称为糖尿病酮症;当酮体大量堆积使血pH失代偿而呈现酸中毒时,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当病情严重,酸中毒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加重,患者出现昏迷时,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经确诊,应立即进行治疗。治疗目的在于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纠正酸中毒,补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利用,并寻找和去除诱发酮症酸中毒的应激因素。1.一般处理监测血糖、血酮、尿酮、电解质和动脉血气分析。2.补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成功与否,补液是关键。补液量应根据患者的失水程度因人而异,对轻、中度失水的患者,最初2~4h内予以0.9%NaClml/h,以便产生快速扩容效应,尔后0.9%NaCl减少至ml/h。严重失水的患者,初始2~4h中应以0.9%NaCl~ml/h的速度输入,尽可能快速建立良好血液循环,此后可予以0.9%NaClml/h,或根据不断的临床观察及评价指导补液量和速度。纠正脱水,维持循环,减轻高血糖和酮症酸中毒。对合并心脏病者适当减少补液量和速度,对于此类患者口服补液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开始时可以输入生理盐水,血糖降至13.8mmol/L时可以给5%葡萄糖液。为了避免脑水肿,不宜输入过多钠盐、低张液体和使血糖下降过速。3.补充胰岛素首次静脉推注10~20IU,继以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速度为速度为0.1u/(kg·h)或每小时4~6u。,该方法可使血浆胰岛素浓度维持较高而均匀的水平,并显著减少静脉输注量、降低心力衰竭风险。血糖下降以每小时3~5mmol/L为宜,对于极少数需使用很大剂量胰岛素的患者,应考虑存在胰岛素抵抗可能,可根据病情加用胰岛素增敏剂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4.纠正电解紊乱治疗初期,由于脱水和酸中毒,血钾多正常或偏高,经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后,钾向细胞内转移,易出现低钾血症,严重者甚至出现心率失常或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因此,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钾变化,心电图监护可从T波变化中灵敏反映血钾高低,有利于及时调整补钾的浓度和速度,一般每日补钾总量为4~6g,重症低钾患者第1天不超过mmol/L(相当于氯化钾11.5g)。钾入细胞内较慢,补钾至少5~7d方能纠正失钾。5.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生化基础是酮体生成过多,而非HCO3?丢失过多,治疗应主要采用胰岛素抑制酮体生成,促进酮体的氧化,酮体氧化后产生HCO3?,酸中毒自行纠正。过早、过多地给予NaHCO3有害无益。因为:(1)NaHCO3生成的C02弥散入细胞内,使细胞内pH反常性降低。(2)血PH升高,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合力显著升高,加重组织缺氧。(3)增加脑水肿的发生。(4)低血钾的发生率增加。故仅在动脉血PH<7.1,酸中毒直接危及生命时,酌情给予5%碳酸氢钠液,同时补钾,当血PH值≥7.2即应停止。6.治疗诱因对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除积极纠正代谢紊乱外,还必须积极寻找诱发因素并予以相应治疗,例如严重感染、心肌梗死、外科疾病、胃肠疾患等。其中,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应及早使用敏感抗生素。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