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后,一家4口中毒14岁孩子身亡,

?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发生一家四口食物中毒事件。

正在读初中的14岁男孩李强(化名)医院经抢救无效身亡,他的父亲、祖父、祖母之后医院,至今仍在ICU。

网络配图

小卖部买回一顿“饭”吃完1人身亡,3人进了ICU

7月15日,为准备明年的中考,河北省张家口市的李强随父亲回老家办理身份证,并到怀安县一堵墙村看望祖父母。

当晚,李强父亲在村里的小卖部购买了真空包装的鹌鹑蛋、火腿肠、凤爪、小鱼等副食,以此搭配祖母从另一家小卖部购买的速冻水饺,一家四口吃了晚饭。

网络配图

7月16日早晨,李强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并进行了输液治疗。

当日下午,李强的父亲、祖父、祖母也出现了相似的不适症状,症状较为明显的祖父被医院就诊。

7月17日凌晨,李强因病情加重转院至张家口市医院急救中心,后经抢救无效身亡。

经病史询问和详细体格检查,医生高度怀疑患者均为肉毒毒素中毒。7月17日至19日期间,李强的父亲、祖父母3人又被转入ICU。

7月19日,医院对3人的血液、呕吐物进行检测,均检测到剧毒A型肉毒素,同时查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A型肠毒素,诊断为急性重度肉毒毒素中毒(食源性)、II型呼吸衰竭等。

截至7月23日,仍在重症监护病房的3人均处于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的状态,其中,李强祖母的情况仍不稳定。

肉毒毒素究竟是什么?

那么,造成此次中毒事件的“元凶”肉毒毒素究竟是什么?

肉毒毒素:

肉毒毒素全称肉毒杆菌素,是肉毒杆菌产生的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极少量就足以致人中毒。中毒者往往会头晕呕吐、肌肉无力、呼吸困难,严重者甚至死亡。

一般情况下,肉毒毒素因为厌氧的特点,往往存活于无氧或氧气稀少的状态下。相比于加工食品,我国常见的肉毒毒素中毒现象大多由家庭自制的发酵豆制品、风干肉制品等密封发酵食物导致。

这些食品中可能含有肉毒毒素

肉毒毒素多见于腌肉、腊肉、猪肉及制作不良的罐头食品,部分地区曾因食用豆豉、豆瓣酱、臭豆腐、米送乎乎(食用面酱的半成品)及不新鲜的鱼、猪肉、猪肝而发病。

因此要严格管理与检查食品,尤应注意罐头食品、火腿、腌腊食品的制作和保存。食品罐头的两端若有膨隆现象,或内容物色香味改变者,应禁止出售和禁止食用,即使煮沸也不宜食用。谷类及豆类亦有被肉毒杆菌污染的可能,因此禁止食用发酵或腐败的食物。

蜂蜜中也可能存在一定量的肉毒杆菌芽孢

蜂蜜中也可能存在一定量的肉毒杆菌芽孢。虽然成人的消化液足以抑制它们,但婴儿的消化道尚未发育完善,无法抵御芽孢萌发并产生的肉毒素,建议不要给婴儿喂食蜂蜜。

网络配图

“美容针”也会引发肉毒毒素中毒

值得注意的是,常见的“美容针”中包含的肉毒毒素与引发此次食物中毒的肉毒毒素是同一种物质。

现如今,打肉毒素已经成为一种很常见的整形项目,各种医疗机构甚至美容院都称自己有注射肉毒素的资质。

年4月4日,23岁的重庆女生小张就因为小腿注射肉毒素过量导致呼吸困难,还出现视物模糊、重影等症状,随后小张被初步诊断为“A型肉毒素中毒”进行住院治疗。好在经过数天的住院治疗,她逐渐脱离了危险。

整形科专家提醒

尽管向身体打肉毒素瘦脸、去皱,甚至瘦小腿的行为越来越多,但这些操作都是属于医疗行为,加上市场上不正规的肉毒素来源不可靠性,因此最好选择正规的医疗单位去注射肉毒素,以免发生中毒事件。

原本是一顿团圆饭,

却变成这样的结果,

而致命“元凶”就在日常生活中,

提醒身边人一定注意!

青年大学习

编辑

王蕴康

组稿

张汉林

校对

曹胜男

审核

棒棒糖菇凉

海报

省青少年新媒体中心合肥学院工作站

来源

综合河北青年报、掌中新河北、新京报、新华网

请让更多人知道↓↓↓

好青年聚集地?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全国重点白癜风专科医院
全身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m.com/wazz/1060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