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家医院闯进百强,3个学科位列前十,

8月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并首次发布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医院、学科榜上有名。

2家医院综合排名闯进百强

3个学科排名位列前十

医院的综合排名。

榜单显示,五年总科技量值方面,市三院位列全国第80位(广东省内第10位),是深圳唯一进入前名的单位。

年度科技量值方面,市三院位列全国第76位(广东省第10位);市二院位列全国第94位。

医院的学科排名。

五年总科技量值方面,市三院的传染病学和结核病学,双双位列全国第4位,均为广东省内第1位;呼吸病学位列第28位,深圳市内第1位、广东省内第4位。

市二院13个学科上榜。其中,泌尿外科学位居全国第9;耳鼻咽喉科学、烧伤外科学等3个学科位居全国前30;内分泌与代谢病学、肿瘤学、传染病学、神经外科学等7个学科位居全国前50。

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学上榜,位列第九名。

年度科技量值方面,市三院的结核病学位列全国第5位(广东省内第1位);传染病学位列全国第7位(广东省内第1位);呼吸病学位列全国第24位。

市二院12个学科上榜。其中,泌尿外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位居全国前20名;烧伤外科学等4个学科位居全国前30名。

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学,位列第九名。

医院及学科上榜以外,医院的重症医学、医院的精神病学、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学、医院的变态反应学、医院的肾脏病学等也在榜单之列。

据了解,医院科技量值研究对象覆盖全国医院,此次发布综合及31个学科前位医院。科技量值主要是从科技产出、学术影响、科技条件三方面得出的综合测算值,以医院的科技创新力和临床研究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次发布的五年总科技量值概念于年提出,是以STEM为基础衍生的,用于长周期评价的综合测算值。相较于STEM,五年总科技量值能医院学科建设长期稳定的科研实力。

“无论医疗还是科研

都要打造人才高地”

这份科技量值榜单,背后也体医院以及学科建设方面的加速推进。

近年来,深圳不断扩容优质医疗资源、构建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目前,深圳有“7+2”医院,医院已达28家,其中不乏中医院、中医院等“国家队”成员,医疗卫生高地初步形成。

此外,借力“三名工程”的施行,大批高层次医学团队进驻深圳,深圳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大病,就医更加方便。

如何看待此次榜单中深圳的表现?

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医院党委书记刘磊表示,以市三院为例,综合排名从年度的位到今年的76位,以及部分学科走在全国前列等等,这些都是深圳不断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红利的具体表现。

刘磊告诉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有医院借鉴。首先,要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要敢于“亮剑”;其次,要打造各种平台,比如国家临床研究中心等,医院吸引人才、集聚社会资源非常有益处。

医院院长卢洪洲表示,综合实力的增强,才能让特色专科有总体的提高,今后将在器官移植、肿瘤治疗等外科学科前瞻性布局。

对于加强医疗人才梯队建设,医院、肺病医学部主任卢水华也持有相同的观点。“无论是医疗还是科研,只有从全国乃至全球,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深,我们在医疗领域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未来学科建设能力和科研产出也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卢水华说。

3项高水平医学科技创新工程

助推医学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

在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方面,深圳也一直持续发力。根据《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每五年开展一次市级医学重点学科申报和评审等工作。

《办法》对重点学科在科研经费上每年市财政补助共计万元,第一年度建设经费按照每学科每年70万元标准予以安排。

年6月,-年的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立项名单公布,包括80个重点学科、15个重点培育学科。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重点”,不仅包括看病的临床诊疗能力,还有临床科研和教学能力,“医教研”缺一不可。

在推动医学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深圳也作出了系统谋划。今年4月,《深圳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年:

争取建成20个国家级和个省级重点学科;

结核病、传染病、烧伤科、精神医学等专科进入全国前十;

10医院排行榜百强;

建成9医院;

建成一批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与此同时,深圳还将加快推进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项目、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和临床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3项高水平医学科技创新工程。

《规划》指出,到年底,全市布局20个临床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设置I期临床研究病房,配备支撑临床试验开展的生物样本库、科研设施,建成优质高效的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

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审读:喻方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m.com/wahl/1644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