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苦水,胃里吐酸水越鞠保和丸四

心里有苦水,胃里吐酸水生气之后胃里堵闷,嗳气,也是越鞠保和丸的治疗范围。还有一种人,在生气或者压力很大之后虽然没有堵闷的感觉,但是很容易吐酸水,胃里经常泛酸,从早上起来就开始了。而且吃点甜的、黏的、发酵的食物之后会加重,舌头的质地发红,有的时候还有口臭。《内经》中定义说“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就是说胃中泛酸一般都是因为胃中有热,之所以不能吃甜的、发酵的东西,也是因为此类东西也是热性的,和胃中之热冲突了,所以吃了更难受。治疗这种问题时有个特别对症的中成药,叫加味左金丸,也是朱丹溪的方子,最初叫“左金丸”。主药只有两味,一个是黄连,一个是吴茱萸,其中黄连是主角,它的用量五倍于吴茱萸。大家知道,黄连是入心经的,最适合清心火,为什么清胃火的药里用了清心火的药?这就是中医“实则泻其子”的规矩。在五行中,木是生火的,心属火,肝属木,心是肝之子,肝气郁就是“母亲”过于强大了;这个时候,只有泻泻“心”这个“儿子”,才能对作为“母亲”的“肝”形成牵制,用清心火的黄连就是这个目的,好使肝气尽快疏散开来。而且这种总是胃里泛酸的人,本身往往也有心火盛的问题,因为情绪不好,精神压力也会导致心火盛,时间长了就会变生他变,转为消化系统的问题,心里有苦水不倒出来,不倾诉出来,胃就要吐酸水了。有的人可能没有受什么气,但是平素就脾气很急,心里总是烦躁的,这种体质也容易会经常使胃中有热,吐酸水,这个时候用黄连等于一举两得。很多泛酸很严重的人,吃过了小苏打、硫酸铝之类的只能暂时缓解,那是因为这种碱性的药物只是把这波泛出来的酸中和了,并没有解决泛酸的根本问题。一波酸水平息之后还会再起,要想克制被郁结的胃火,非清热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个时候,“左金丸”的效果是最好的,而且包括口苦、口臭等一系列问题也能随肝气的疏解,胃热的清泻迎刃而解。和越鞠保和丸治疗的脾胃不和相比,“左金丸”治疗的人有明显的热象,他们的舌头比较红,主要的症状是泛酸,而且程度严重,但饱胀堵闷感较轻,这才是“左金丸”的适应证。·服用方法·常规用量是每天两次,每次6克。这个药是水丸,有的人消化能力差,会觉得吃了水丸也不舒服,可以用开水溶化之后当汤药喝,这样便于吸收。最好是饭后服用,增加胃肠的消化能力。类似的中成药健胃消食片健胃消食片更多的价值是消食,这种人的消化不良未必是因为生气、郁闷引起的,可能是先天的脾胃不壮实,或者是吃得过饱,食物难以消化。他们只是胃不舒服,但至少没有适合吃“越鞠丸”的人那样觉得憋闷,喜欢长出气。香砂枳术丸也是治疗消化不良的,但是这个消化不良是以脾虚为前提,本身就是个脾胃弱的人,又吃了不好消化的食物,结果出现了脘腹痞闷,食欲不振,大便溏软,打嗝有未消化的食物的气味之类的现象。启脾丸这个药其实是个儿科用药,其中除了人参之外,基本上都是可以作为食物的健脾药,所以药性很平和,可以长期吃,特别是对那种喂养不好,导致面黄肌瘦,食欲不振,大便很难成形的孩子。这种孩子不仅胃口不好,而且还很容易感冒,呼吸道感染是常事,稍微吃多点儿第二天就发热咳嗽了。因为在五行中,土是生金的,土是脾,金是肺,也就是说,脾是肺之母,“母亲”弱了,“儿子”就要生病,脾气虚之后,肺气就要受累,所以启脾丸虽然是补脾的,但最终可以补肺气。这个药的味道不错,孩子一般都喜欢吃,慢慢地可能就成了孩子的零食,小黄脸儿会变成小红脸儿,而且也胖了,感冒也少了,就是因为脾气被启发出来了,脾气足了。脾气虚的大人也可以吃,只是要增加药量,长期吃。作者简介佟彤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曾供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参与国家级“十五”攻关课题“脾虚症的临床与试验研究”,并创办编辑国家级刊物《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后长期从事医疗卫生领域的新闻报道与医学科普文章写作,开设专栏《九九归医》《佟彤分诊》。现为《北京晨报》首席记者;江苏卫视《名医》、山东卫视《养生》、MSN中文网《名医讲堂》、凤凰网《健康三人行》嘉宾主持;北京卫视《养生堂》、湖南卫视《百科全说》、江苏卫视《万家灯火》、河北卫视《健康56点》等多档健康养生节目的主讲专家。曾出版《不疲劳的生活》《不上火的生活》《脸要穷养,身要娇养》等多部畅销书。一心一醫您的健康守护专家藏宝图↓↓↓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m.com/wazlyy/49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