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场景好熟悉
医生,我感觉我快中毒了……
怎么回事?
我昨天牙疼,吃了5颗布洛芬
……
自年布洛芬成为OTC药物起,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人自行购买这个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来治疗疼痛和炎症。
可就在这几天,笔者遇到一个「牙痛」患者
吃5片布洛芬,真的会中毒吗?使用布洛芬,有哪些注意事项?布洛芬中毒患者,如何抢救?
自觉中毒,就是「中毒」吗?
患者因「牙痛」自行购买布洛芬片,且在一天吃下5片后,出现了头晕、恶心的症状。
目前,市面上的布洛芬片剂规格以0.1g/片常见。
具体用法用量详见说明书(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图片来源:用药助手
一般来说,对于大多数NSAID(除甲芬那酸、保泰松),摄入量低于mg/kg(以去脂体重计)不太可能引起显著毒性反应。
引起严重毒性反应的,摄入量通常已超过mg/kg(危及生命,切勿尝试!!)。
本例牙痛患者用药剂量未超过mg/kg,在安全范围内。比起中毒,更可能是过量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
NSAID过量应用时,「中毒」表现主要包括以下5种。
1.常见症状:恶心、呕吐、嗜睡、视物模糊和头晕。仅有不到0.5%的此类患者受到严重损害(如肾衰竭);大多无需医疗干预。
2.酸碱异常:大量摄入NSAID后可出现阴离子间隙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尤其是布洛芬、萘普生。
3.心血管毒性:据报道,布洛芬严重过量后可发生低体温、低血压和心力衰竭。
4.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一项针对布洛芬过量的前瞻性研究显示,30%的患者发生了严重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轻则嗜睡,重则昏迷。
5.变态反应:NSAID可能引起数种变态反应,尤其对于慢性荨麻疹或哮喘的患者。
用药须知:布洛芬4大使用事项
1.不宜长期服用
一般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用于解热时不超过3天。
丁香园站友
药崽表示:非甾体抗炎药中的芳基烷酸类(也就是布洛芬这类药),对心血管存在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它可以导致严重心血管血栓形成、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的风险明显增加,而且以上情况均可以致死,所以布洛芬这类解热镇痛药不宜长期服用。2.镇痛发热,剂型不同
布洛芬片和混悬剂一日给药3~4次,一般发热时给予;布洛芬缓释制剂主要用于镇痛,每日给药2次。(具体用法以说明书为准)
3.持续疼痛或发热,可重复用
布洛芬可每4~6h重复用药1次,24h内累计用药不超过4次。
4.特殊人群要注意
1)60岁以上老人慎用:老人较年轻者使用NSAID发生严重心血管、胃肠道和(或)肾脏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
2)妊娠期妇女禁用:妊娠期妇女使用NSAIDs可导致胎儿或新生儿出现动脉导管产前收缩、羊水过少、肾功能不全等,故妊娠期妇女禁用本药。
3)哺乳期妇女禁用:本药可随人类乳汁排泄,乳汁中药物含量为母体日剂量的0.06%~0.6%。
4)6个月以下婴儿禁用:美国儿科学会关于儿童发热和退热剂使用建议,在没有临床医生评估的情况下,小于3个月的婴儿不应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小于6个月不应给予布洛芬。
5)高血压患者慎用:本品可能会加重高血压。
遇到「布洛芬中毒」患者,如何抢救?
美国中毒控制中心协会的国家中毒数据系统报告显示:每年约有例仅由布洛芬引起的儿童和青少年暴露,其中大部分发生于6岁以下的儿童。[5]
另外,随着老龄化人群越来越依赖NSAID,慢性毒性和急性中毒越来越常见。
然而,笔者在检索uptodate时发现:目前并没有NSAID中毒的解毒药!
那么,临床遇到NSAID中毒患者该怎么办?
NSAID大多由肝脏生物转化代谢,随尿液排出,可按药物消除半衰期分类如下:1)短半衰期(8h),布洛芬、吲哚美辛、双氯芬酸;2)长半衰期(8h):萘普生(9~20h)、奥沙普秦(25~50h)、吡罗昔康(30~86h)、保泰松(50~h)。
推荐做法:保障循环
首先,保障气道开放、保障呼吸与循环。通常不需要积极干预措施。
如果患者在急性摄入NSAID后2h内就诊,应予药用炭进行胃肠道去污染(Grade2C)。在尝试给药用炭前,应评估患者的误吸风险。
另外,根据获益/风险,对于无症状、已明确无同时摄入物且摄入剂量不超过mg/kg的儿童,部分医生可不选择活性炭治疗。
如果患者的摄入量低于mg/kg(除甲芬那酸、保泰松)、无症状且无自杀倾向,给予所需支持治疗措施(胃肠道去污染、补液等)并观察4~6h后,即可能安全出院;半衰期较长的药物相应观察期。
不推荐做法:体外清除
所有NSAID都具有与蛋白高度结合的特性,因此使用血液透析体外清除NSAID无效。
虽曾有文献使用ECMO治疗了1例大量摄入布洛芬的14岁男性,但对于大多数病例,不推荐或没有必要进行这类有创性措施。
小结
对于大多数NSAID(除甲芬那酸、保泰松),摄入量低于mg/kg不太可能引起显著毒性反应。所以,吃了5片布洛芬不良反应可能性比中毒更大。
过量使用布洛芬,常见的不良反应有5类。
患者使用布洛芬时有4大注意事项;但对医生、药师来说,做好患者用药教育更为重要。
如果真遇到布洛芬(或NSAID)中毒患者,第一要务是保障气道开放、保障呼吸与循环。通常不需要积极干预措施。
参考资料
[1]VolansG,MonaghanJ,ColbridgeM.Ibuprofenoverdose.IntJClinPractSuppl;:54.
[2]SmolinskeSC,HallAH,VandenbergSA,etal.Toxiceffectsof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inoverdose.Anoverviewofrecentevidenceonclinicaleffectsanddose-responserelationships.DrugSaf;5:.
[3]HolubekW,StolbachA,NurokS,etal.Areportoftwodeathsfrommassiveibuprofeningestion.JMedToxicol;3:52.
[4]DesaiPR,SriskandanS.Hypothermiainachildsecondarytoibuprofen.ArchDisChild;88:87.
[5]MowryJB,SpykerDA,BrooksDE,etal.AnnualReportoftheAmericanAssociationofPoisonControlCentersNationalPoisonDataSystem(NPDS):32ndAnnualReport.ClinToxicol(Phila);53:.
[6]Positionstatementandpracticeguidelinesontheuseofmulti-doseactivatedcharcoalinthetreatmentofacutepoisoning.AmericanAcademyofClinicalToxicology;EuropeanAssociationofPoisonsCentresandClinicalToxicologists.JToxicolClinToxicol;37:.
[7]GoldfrankLR,FlomenbaumNE,LewinNA,etal.GoldfranksToxicologicEmergencies,7th,McGraw-Hill,NewYork.
推荐阅读
一表搞定!抢救药物应该这样用注意!
注意!这两种「天使药」联用秒变「魔鬼」
从1个死亡案例,看甘露醇的用量问题
从一则病例说起:半夜烧烤、清晨咽痛、中午死亡
应用须谨记:这9类药物可引起药物性痛风
编辑
赵鹤
投稿及合作
zhaohe
dxy.cn题图
站酷海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