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根据我国妇幼人群的营养问题和健康现状,参考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和国际对营养指导新的认识,发布了最新版的《中国妇幼人群膳食指南()》,包含备孕妇女、孕期妇女、哺乳期妇女、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7—24月龄婴幼儿喂养、学龄前儿童六个分指南。
《中国妇幼人群膳食指南()》的内容涉及生命早期营养的方方面面,为孕妇、乳母、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提供膳食指导。其目的是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护航婴幼儿以及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
小编整理编辑了其中的精华和重点,并结合我院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分三篇为大家作详细的介绍和普及,希望对未来的妈妈、准妈妈、年轻的妈妈及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有所帮助。
一、《中国备孕妇女膳食指南》
备孕是指育龄妇女有计划地怀孕并对优孕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是优孕与优生优育的重要前提。备孕妇女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着孕育和哺育新生命的质量,并对妇女及其下一代的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为保证成功妊娠、提高生育质量、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夫妻双方都应做好充分的孕前准备。健康的身体状况、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是孕育新生命必需的物质基础。
准备怀孕的妇女应接受健康体检及膳食和生活方式指导,使健康与营养状况尽可能达到最佳后再怀孕。
备孕妇女膳食指南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基础上特别补充以下3条在充分的科学证据基础上得出的关键推荐。
1、调整体重到适宜水平
肥胖或低体重备孕妇女应调整体重,使BMI达到18.5?23.9kg/m2范围,并维持适宜体重,以在最佳的生理状态下孕育新生命。
(1)低体重(BMI18.5kg/m2)的备孕妇女,可通过适当增加食物量和规律运动来增加体重,每天可有1?2次的加餐,如每天增加牛奶ml或粮谷/畜肉类50g或蛋类/鱼类75g。
(2)肥胖(BMI28.0kg/m2)的备孕妇女,应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减慢进食速度,避免过量进食,减少高能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多选择低GI、富含膳食纤维、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同时,应增加运动,推荐每天30?9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2、多吃含铁、碘丰富的食物,补充叶酸。
备孕期保证平衡膳食是充足营养的基础,由于铁、碘的重要性,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1)铁:动物血、肝脏及红肉中铁含量及铁的吸收率均较高,一日三餐中应该有瘦畜肉50~g,每周1次动物血或畜禽肝肾25~50g。在摄入富含铁的畜肉或动物血和肝脏时,应同时摄入含维生素C较多的蔬菜和水果,以提高膳食铁的吸收与利用。
(2)碘:考虑到孕期对碘的需要增加、碘缺乏对胎儿的严重危害、孕早期妊娠反应影响碘摄入,以及碘盐在烹调等环节可能的碘损失,建议备孕妇女除规律食用碘盐外,每周再摄入1次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贻贝(淡菜),以增加一定量的碘储备。
3、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孕育准备。
夫妻双方应共同为受孕进行充分的营养、身体和心理准备。
(1)怀孕前6个月夫妻双方戒烟、禁酒,并远离吸烟环境,避免烟草及酒精对胚胎的危害;
(2)夫妻双方要遵循平衡膳食原则,摄入充足的营养素和能量,纠正可能的营养缺乏和不良饮食习惯;
(3)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和炎症;
(4)有条件时进行全身健康体检,积极治疗相关炎症疾病(如牙周病),避免带病怀孕;
(5)保证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6)规律生活,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愉悦心情,准备孕育新生命。
二、《中国孕期妇女膳食指南》
妊娠期是生命早期的起始阶段,营养作为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对母子双方的近期和远期健康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孕期胎儿的生长发育、母体乳腺子宫的发育,以及为分娩后乳汁分泌进行必要的营养储备,都需要额外的营养。孕早期胎儿生长发育速度相对缓慢,所需营养与孕前无太大差别。孕中期开始,胎儿生长发育逐渐加速,母体生殖器官的发育也相应加快,对营养的需要增大,应合理增加食物的摄入量。
孕期妇女的膳食应是由多样化食物组成的营养均衡膳食,除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营养外,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宝宝日后对辅食的接受和膳食模式的建立。
孕期妇女膳食指南应在一般人群指南的基础上补充以下5条内容。
1、补充叶酸,常吃含铁食物,选用碘盐。
叶酸对预防神经管畸形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促进红细胞成熟和血红蛋白合成极为重要。
为预防早产、流产,满足孕期血红蛋白合成增加和胎儿铁储备的需要,孕期应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是调节新陈代谢和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必需微量元素。除选用碘盐外,每周还应摄入1~2次含碘丰富的海产品。
2、孕吐严重者,可少量多餐,保证摄入必须的能量。
受激素水平改变的影响,部分孕妇孕早期会出现胃灼热、反胃或呕吐等早孕反应,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为避免酮症酸中毒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利影响,早孕反应进食困难者,必须保证每天摄入米饭、馒头、面包、饼干等含有碳水化合物的粮谷类食物。
孕早期无明显早孕反应者可继续保持孕前平衡膳食;孕吐较明显或食欲不佳的孕妇不必过分强调平衡膳食;进食少或孕吐严重者需寻求医师帮助。
3、孕中晚期适量增加能量、蛋白质的摄入。
孕中期胎儿生长发育加速,对能量、蛋白质和钙、铁等营养素的需要增大。
孕期营养不良会直接影响胎儿发育,导致早产和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儿。孕期钙营养不足最大的危害是使母体骨骼中的钙丢失,影响骨健康。
孕中期开始,每天增g奶,使总摄入量达到g/d;孕中期每天增加鱼、禽、蛋、痩肉共计50g,孕晚期再增加75g左右;深海鱼类含有较多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胎儿脑和视网膜功能发育有益,每周最好食用2~3次。
4、适量身体活动,维持孕期适宜增重。
孕期适宜体重增长(平均12.5kg)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对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保护母体的健康均有重要意义。
平衡膳食和适度的身体活动是维持孕期体重适宜增长的基础,有利于愉悦心情和自然分娩。
体重增长不足者,可适当增加能量密度高的食物摄入;体重增长过多者,应注意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健康孕妇每天应进行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5、禁烟酒,调整情绪,积极准备母乳喂养。
烟草、酒精对胚胎发育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容易引起流产、早产和胎儿畸形。怀孕期间内分泌及外形变化、工作及社会角色的调整都可能会影响孕妇的情绪。
母乳喂养对孩子和母亲都是最好的选择。增强母乳喂养意愿、学习母乳喂养方法和技巧,为产后尽早开奶和成功母乳喂养做好各项准备。
孕妇应禁烟酒,避免被动吸烟和不良空气;情绪波动时多与家人和朋友沟通、向专业人员咨询;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和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愉悦心情。
(通讯员王利强)
北京中医治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在哪里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