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冬季,气温偏低,很多糖尿病患者就开始发愁了。因为冬天气温比较冷,血糖代谢减慢,从而使血糖升高,冬季的血糖要比其他几个季节更难控制。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措施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可是外面冻手冻脚的,人也有些犯懒,怎么才能坚持运动呢?冬天运动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运动要循序渐进
运动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就像看病吃药一样,十分必要。运动能增加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合成及异生,降低血糖和调节血脂,而且还能增加体内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从而纠正糖尿病的多种代谢异常。
然而,有一些糖尿病人盲目加大运动量,想以此降低血糖,结果适得其反。如果以前没有运动习惯,突然进行剧烈运动会使身体产生一种应激反应,并分泌激素,其中就有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会使血糖更高,还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的并发症。因此,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或者请教专业医生指导。
切忌空腹锻炼
有些糖尿病人想充分发挥减肥效果,于是采取空腹锻炼,殊不知这样是十分危险的。一些饥饿试验表明,正常人36小时不进食,血糖也不会降得过低,糖尿病人则不然。出于治疗疾病的需要,糖尿病人必须按时服用降糖药,这种药物会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当病人由于锻炼而加大消耗时,由于药物的作用,反而容易出现低血糖。
当低血糖发生时,会出现心慌、心跳加速、手颤抖、全身冒汗等症状,发展下去会出现昏迷,严重的还会变成植物人,甚至死亡。所以糖尿病人千万不能空腹锻炼,运动时还须预防低血糖,随身携带些糖类食物及时补充。
饭后1小时锻炼为宜
选择下午锻炼比早晨锻炼效果更好,因为血糖有昼夜波动的规律,这一规律显示清晨为血糖最低值。具体时间在饭后1小时左右为宜。在这段时间锻炼,随着运动消耗能量,糖的分解代谢增强,可使餐后增高的血糖降下来,防止血糖波动。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应选择在注射胰岛素后1至2小时之间,尽量避免在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期运动,防止胰岛素吸收过快而引起低血糖反应。
运动时间要保证
每周至少5天进行有氧运动,每天30分钟,每周至少进行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如果无法一次性连续锻炼30分钟,可以把30分钟变成3个10分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运动,不要因为没有完整的时间就放弃。
比如,可以选择三餐后分别步行10分钟;或者在上班前来个15分钟健美操,下班再来15分钟健美操。
另外,除了有氧运动,坚持每周至少2次、每次15~20分钟的力量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病情。
周末可以抽1~2天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比如外出郊游,和朋友打球等。
选择中等强度项目
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要有一定限度,既不能盲目大量运动,也不能因运动量过小而达不到运动效果。
我们可以利用自我感受,简单地判断运动强度:
中等强度运动:运动中可以正常说话,但不能唱歌;
高强度运动:运动中说话要喘气。
建议糖尿病患者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就可以了,高强度的运动,反而容易引起血糖波动。中等强度的运动对降血糖和尿糖作用最为明显,最好是让全身肌肉都得到锻炼。可以选择能带动全身新陈代谢、帮助消耗葡萄糖、促进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广播操、舞蹈等运动。
中等强度的运动,结束后微微出汗,才是合适的运动强度。
以下情况不要运动
糖尿病患者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切记注意不要运动:
1
血糖大于14到16mmol/L,或血糖波动较大;
2
出现明显的低血糖症;
3
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4
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5
严重的糖尿病肾病;
6
严重的糖尿病足;
7
严重的眼底病变;
8
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动后加重;
9
新近发生血栓;
10
高血压未被有效控制;
11
经常出现脑供血不足症状。
北京中科忽悠白癜风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