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李公子的瘦身指南”
这是李公子的第31篇文章
一句话读懂全文除去一部分代谢疾病例如糖尿病等或是处在特殊状态例如醉酒的人以外一般都不会酮酸中毒,也就是说正常人想要酮酸中毒也还真挺难办到的。
打开百度,甚至淘宝,搜索任意关于尿酮试纸的关键词,大家都可以在搜索结果的文章里看到类似“当心酮酸中毒”的语句,甚至大部分关于生酮饮食的相关内容都会跟上一句,注意”血酮浓度过高造成的酮酸中毒”,类似的话就如同保险公司的免责条款一样无处不在。
到底什么样的指标算是酮酸中毒?
以血酮浓度(BHB)为标准,通常大于5mmol/L才具有诊断意义(身体尚处正常状态),大于20mmol/L才是通常临床表现上的酮酸中毒(体内酸碱度失衡,一般只出现在缺乏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身上)。然而生酮饮食通常只能将血酮保持在0.5-1.5mmol/L的状态,最高也不超过8mmol/L。所以即便完全不摄入任何碳水,只要能保持脂肪或是蛋白质的足量摄入,人体都不会出现由酮症导致的酸中毒。
勤奋好学者的扩展阅读
问:酮酸中毒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如何避免?
答:通常只会发生在有以下四种情况的人群身上01
糖尿病患者
关于这一点,我已经在哪些人不适合本公子的吃瘦指南里面提到过了,同时还有一长串的有代谢疾病的患者,大家可以点击哪些人不适合使用本公子的吃瘦指南去做详细了解。只要能够正常分泌胰岛素,就可以将血糖和血酮的水平控制在正常状态,避免由于血液酸性(pH7.3,酮体是酸性物质)造成所谓的“酮酸”中毒(讲真,说白了是酸中毒,不是酮中毒)
02
长期饥饿状态(>20天)
由于大量蛋白质摄入体内后分解出的氨基酸会通过糖异生反应生成糖类维持血糖浓度,所以就算断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你们体内其实也并不缺乏葡萄糖,因为身体会通过氨基酸合成。所以虽然看上去不吃碳水是一个不可思议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但其实用科学的眼光来看,这样做并没什么问题。要知道糖类,蛋白质,脂肪这三大供能物质在人体内的ATP循环在高中就已经教过了。
所以吃瘦指南始终要求胖友们千万不要饿肚子,也不要饿瘦自己!!!
03
过量剧烈运动
这个过量剧烈运动在临床上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而且也是因人而异的。不过我也很怀疑大家作为胖子,是不是真的有毅力并且有能力做到过量运动
不过为了尽可能保险,本指南一再强调要做心律不超过/min的有氧运动,运动30-45分钟就可以了。这样既可以避免“过量剧烈运动”,又可以有效刺激基础代谢,保证正常的能量消耗
04
过量饮酒造成的酒精性酮酸中毒
没有实验数据用人类测试过喝多少酒会酮酸中毒(我估计这样的实验就算出钱也招募不到志愿者),而且每个个体的耐受性也不一样。
而且本指南的饮食指导里甚至不允许喝酒,所以更别说什么酒精性酮酸中毒了。
希望可以解答到大家关于酮酸中毒的疑虑,而不是被网上听风就是雨的各种文章所忽悠。
互联网时代最广为流传而又重复的最多的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答案。
Reference
APaoli,ARubini,JSVolek,KAGrimaldi,Beyondweightloss:areviewofthetherapeuticusesofvery-low-carbohydrate(ketogenic)diets,Europe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67(8):-96,
关于李公子的吃瘦指南
速效期缓效期巩固期保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