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述基础化学试剂安全存放分类管理中毒

药品的分类管理

一、药品的分类管理

化学试剂的管理应根据实际的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和潮解性等不同的特点,以不同的方式妥善管理。实验室内只易存放少量短期内需要的药品,易燃易爆试剂应放在铁柜中,铁柜的顶部要有通风口,严禁在实验室里防止总量超过20升的瓶装易燃液体。大量试剂应放在药品库内,对于一般试剂如无机盐应存放有序地放在试剂柜里,可按元素周期族分类或按酸、碱、盐、氧化物等分类存放。存放化学试剂是要注意化学试剂的存放期限,因为有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甚至形成危害,如谜类,四氢呋喃,二氧六环,烯,液体石蜡等,在日光条件下如接触空气可形成过氧化物,放置越久越危险。某些具有还原性的试剂,如三氯化锑,四氢硼纳,硫酸亚铁,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铁、铝、镁、锌粉等易氧化变质生成金属氧化物。

1、易燃类

易燃类液体易挥发成气体,遇明火燃烧,通常把闪点在25℃以下的液体均列入易燃类。闪点在-4℃以下者有石油谜、氯乙烷、溴乙烷、乙醚、汽油、二硫化碳、缩醛、丙酮、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等。闪点介于-4℃到25℃之间的有丁酮、甲苯、甲酸乙酯、异丙醇、二甲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三聚甲醛、吡啶等。这类试剂要求单独存放于阴凉通风处,理想存放温度-4℃—4℃,闪点在25℃以下的试剂存放最高室温不能超过30℃。

2、剧毒类

易燃类液体易挥发成气体,遇明火燃烧,通常把闪点在25℃以下的液体均列入易燃类。闪点在-4℃以下者有石油谜、氯乙烷、溴乙烷、乙醚、汽油、二硫化碳、缩醛、丙酮、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等。闪点介于-4℃到25℃之间的有丁酮、甲苯、甲酸乙酯、异丙醇、二甲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三聚甲醛、吡啶等。这类试剂要求单独存放于阴凉通风处,理想存放温度-4℃—4℃,闪点在25℃以下的试剂存放最高室温不能超过30℃。

3、强腐蚀类

把对人的皮肤、黏膜、眼、呼吸道和物品等有强腐蚀性的液体和固体(包括气体)这类物质归类强腐蚀性物质。比如:发烟硫酸、浓硫酸、发烟硝酸、浓硝酸、浓盐酸,氢氟酸、氢溴酸、氯磺酸、氯化砜、一氯乙酸、甲酸、乙酸酐、五氧化二磷、氯化氧磷、无水氯化铝、液溴、氢氧化纳、氢氧化钾、硫化钠、苯酚、无水肼、水合肼等。这些药品存放要求阴凉通风,并于其它药品隔离放置,应选用抗腐蚀性的材料、耐酸水泥或耐酸陶瓷制成架子来放置这些药品。料架不宜过高,也不要放在高架上,最好放在地面靠墙处,以保证存放安全。

4、易爆类

这类试剂遇水反应十分猛烈的有钾、钠、锂、钙、氯化铝锂、电石等。钾和钠应保存在煤油里,实际本身就极易爆炸的有硝酸纤维苦味酸、三硝基甲苯、三硝基苯、叠氮或重氮化合物等,要轻拿轻放。与空气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的物质如白磷应保存在水中,切割时也要在水中进行。引火点低、受热、冲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能急剧燃烧的物质有硫化磷、赤磷、镁粉、锌粉、铝粉、萘、樟脑。这类物质要求存放安全不超过30℃,与易燃物、氧化剂均须隔离,料架用砖和水泥砌成,有槽,槽内放消防砂,试剂置于砂中,加盖,万一出是不至于扩大事态。

5、强氧化剂类

这类化合物有过氧化物或含氧酸及其盐。在适当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并可与有机物、镁、铝、锌粉、硫等易燃固体形成爆炸化合物。这类物质有的遇水起剧烈反应。如果氧化物遇水发生爆炸的危险。属于此类的有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高氯酸、高氯酸钾、高氯酸钠、高氯酸镁、高氯酸钡、重铬酸铵、重铬酸钾及其它铬酸盐、高锰酸钾及其它高锰酸盐、氯酸钾、氯酸钡、过硫酸铵及其它过硫酸盐、过氧化纳、过氧化钾、过氧化钙、过氧化二苯甲酯、过氧乙酸等。存放要求阴凉通风,最高温度不得超过30℃,要与酸类及木屑、炭粉、硫化物、醣类等易燃物、可燃物或易被氧化物等隔离,注意散热。

6、放射性类

一般实验室不可能有放射性物质,应把这些物质放在铅器皿中,操作这类物质需要特殊防护设备和知识,以保护人身安全,并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和扩散。

7、低温存放类

此类物质需要低温存放才不至于聚合变质或发生其他事故。这类物质有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乙烯基乙炔及其它可聚合的单体,存放温度10℃以下。

8、贵重类

单价贵的特殊试剂、超纯试剂或稀有元素以及化合物均属此类。这类试剂应与一般试剂分开存放,加强管理,建立领用制度。常见的有钯黑、氯化钯、氯化铂、铂、铱、铂石棉、氯化金、金粉、稀土元素等。

9、指示剂与有机试剂类

指示剂可按酸碱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络合滴定指示剂及荧光吸附指示剂分类排列,有机试剂可按分子中碳原子数目多少排列,或按官能团排列。

10、一般试剂

一般试剂分类存放于阴凉通风处,温度低于30℃柜内即可。这类试剂包括不易变质的无机酸碱盐、不易挥发燃点低的有机物。如硅酸、硅酸盐、没有还原性的硫酸盐、碳酸盐、盐酸盐、碱性比较弱的碱。尽管这类物质的储存条件要求不是很高,但要对这类物质进行定期察看,做到药品的密封性良好,要在保质期内用完。

(1)、遇光易变质的试剂

指受紫外光线的影响,易引起试剂本身分解变质,或促使试剂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如硝酸、硝酸银、硫化铵、硫酸亚铁等。

(2)、遇热易变质的试剂

这类试剂多为生物制品及不稳定的物质,在高气温中就可发生分解、发霉、发酵作用,有的常温也如此。如硝酸铵、碳铵、琼脂等。

(3)、易冻结试剂

这类试剂的熔点或凝固点都在气温变化以内,当气温高于其熔点,或下降到凝固点以下时,则试剂由于熔化或凝固而发生体积的膨胀或收缩,易造成试剂瓶的炸裂。如冰醋酸、晶体硫酸钠、晶体碘酸钠以及溴的水溶液等。

(4)、易风化试剂

这类试剂本身含有一定比例的结晶水,通常为晶体。常温时在干燥的空气中(一般相对湿度在70%以下)可逐渐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而有的变成粉末。使用时不易掌握其含量。如结晶碳酸钠、结晶硫酸铝、结晶硫酸镁、胆矾、明矾等。

(5)、易潮解试剂

这类试剂易吸收空气中的潮气(水分)产生潮解、变质,外形改变,含量降低甚至发生霉变等。如氯化铁、无水乙酸钠、甲基橙、琼脂、还原铁粉、铝银粉等。

药品的存储管理以及储藏室设计

二、药品储藏室设计

1、化学试剂的储藏室

要设计合理

根据化学试剂的存放条件,对通风,透光,室温,干燥度,橱柜,药品架按试剂的存放条件设计,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2、化学试剂的管理

和存放要注意防火防盗

对一些不能用水灭火的试剂(大多数有机物)与能直接用水灭火的试剂分开。对一些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的金属粉单独存放,以免出现火情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没能灭火反而助燃。

3、化学试剂的储藏室

室内室外要兼顾

化学药品库因为存放大量的易燃易爆化学试剂,所以所建库房要远离其它建筑物。药品库的墙面和地面要用防潮材料处理,库房内要安装换气设备,室内用的电源开关要放置在和药品隔离的位置,室内不要有裸露的电线。库房内有的房间不需要安装暖气,有的房间温度不能低于25℃。化学试剂的管理和存放是个很严谨的问题,要严格的按着要求去做,不能有半点的马虎。

三、存放小常识

金属钠、钾放在煤油中;金属锂保存在石蜡中;白磷放在水中;氯酸钾、硝酸铵不要同可燃物混放,要放在平稳的地方,以防爆炸;酒精等易燃物应密封且远离火源;见光易分解变质的物质放在棕色瓶中并放在阴冷处(浓硝酸、硝酸银等);碘易升华,应用石蜡封口贮放在容器中;酸放在玻璃瓶中,但氢氟酸放在塑料瓶中;碱放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溴用水封。

四、部分特殊试剂的存放和使用

(一)易燃固体试剂

1.黄磷

黄磷又名白磷,应存放于盛水的棕色广口瓶里,水应保持将磷全部浸没;再将试剂瓶埋在盛硅石的金属罐或塑料筒里。取用时,因其易氧化,燃点又低,有剧毒,能灼伤皮肤。故应在水下面用镊子夹住,小刀切取。掉落的碎块要全部收口,防止抛撒。

2.红磷

红磷又名赤磷,应存放在棕色广口瓶中,务必保持干燥。取用时要用药匙,勿近火源,避免和灼热物体接触。

3.钠、钾

金属钠、钾应存放于无水煤油、液体石蜡或甲苯的广口瓶中,瓶口用塞子塞紧。若用软木塞,还需涂石蜡密封。取用时切勿与水或溶液相接触,否则易引起火灾。取用方法与白磷相似。

(二)易择发出有腐蚀气体的试剂

1.液溴

液溴密度较大,极易挥发,蒸气极毒,皮肤溅上溴液后会造成灼伤。故应将液溴贮存在密封的棕色磨口细口瓶内,为防止其扩散,一般要在溴的液面上加水起到封闭作用。且再将液溴的试剂瓶盖紧放于塑料筒中,置于阴凉不易碰翻处。

取用时,要用胶头滴管伸入水面下液溴中迅速吸取少量后,密封放还原处。

2.浓氨水

浓氨水极易挥发,要用塑料塞和螺旋盖的棕色细口瓶,贮放于阴凉处。使用时,开启浓氨水的瓶盖要十分小心。因瓶内气体压强较大,有可能冲出瓶口使氨液外溅。所以要用塑料薄膜等遮住瓶口,使瓶口不要对着任何人,再开启瓶塞。特别是气温较高的夏天,可先用冷水降温后再启用。

3.浓盐酸

浓盐酸极易放出氯化氢气体,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所以应盛放于磨口细口瓶中,置予阴凉处,要远离浓氨水贮放。

取用或配制这类试剂的溶液时,若量较大,接触时间又较长者,还应戴上防毒口罩。

(三)易燃液体试剂

乙醇、乙醚、二硫化碳、苯、丙醇等沸点很低,极易挥发又易着火,故应盛于既有塑料塞又有螺旋盖的棕色细口瓶里,置于阴凉处。取用时勿近火种。其中常在二硫化碳的瓶中注少重水,起“水封”作用。因为二硫化碳沸点极低,为46?3℃,密度比水大,为1?26g/cm3且不溶于水,水封保存能防止挥发。而常在乙醚的试剂瓶中,加少量铜丝,则是防止乙醚因变质而生成易爆的过氧化物。

(四)易升华的物质

易升华的物质有多种,如碘、干冰、萘、蒽、苯甲酸等。其中碘片升华后,其蒸气有腐蚀性,且有毒。所以这类固体物质均应存放于棕色广口瓶中,密封放置于阴凉处。

(五)剧毒试剂

剧毒试剂常见的有氰化物,砷化物、汞化合物、铅化合物、可溶性钡的化合物以及汞、黄磷等。这类试剂要求与酸类物质隔离,放于干燥、阴凉处,专柜加锁。取用时应在指导下进行。

实验时取用少量汞时,可用拉成毛细管的滴管吸取,倘若不慎,将汞溅落地面对,可先用涂上盐酸的锌片去粘拾,汞可与锌形成锌汞齐,然后用盐酸或稀硫酸将锌溶解后,即可把汞回收。而残留地面上的微量汞,应用硫磺粉逐一盖上或洒上氯化铁溶液将其除去,否则汞蒸气遗留空气中将造成危害性事故。

(六)易变质的试剂

1.固体烧碱

氢氧化钠极易潮解并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不能使用。所以应当保存在广口瓶或塑料瓶中,塞子用蜡涂封。特别要注意避免使用玻璃塞子,以防粘结。氢氧化钾与此相同。

2.碱石灰、生石灰、

碳化钙(电石)、

五氧化二磷、

过氧化钠等。

上述试剂都易与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发生作用而变质,它们均应密封贮存。特别是取用后,注意将瓶塞塞紧,放置干燥处。

3.硫酸亚铁、

亚硫酸钠、

亚硝酸钠等

上述试剂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氧气等氧化而变质。要密封保存,并尽可能减少与空气的接触。

4.过氧化氢、硝酸银、碘化钾、浓硝酸、

亚铁盐、三氯甲烷

(氯仿)、苯酚、苯胺

这些试剂受光照后会变质,有的还会放出有毒物质。它们均应按其状态保存在不同的棕色试剂瓶中,且避免光线直射。

常见化学试剂中毒应急处理方法

二硫化碳中毒

用简单的分割线组合出来的小布局,可以作为后面一个段落的标题简介部分

甲醛中毒

吞食时,立刻饮食大量牛奶,接着用洗胃或催吐等方法,使吞食的甲醛排出体外,然后服下泻药。有可能的话,可服用1%的碳酸铵水溶液。

有机磷中毒

使患者确保呼吸道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万一吞食时,用催吐剂催吐,或用自来水洗胃等方法将其除去。沾在皮肤、头发或指甲等地方的有机磷,要彻底把它洗去。

三硝基甲苯中毒

沾到皮肤时,用肥皂和水,尽量把它彻底洗去。若吞食时,可进行洗胃或用催吐剂催吐,将其大部份排除之后,才服泻药。

三硝基甲苯中毒

沾到皮肤时,用肥皂和水,尽量把它彻底洗去。若吞食时,可进行洗胃或用催吐剂催吐,将其大部份排除之后,才服泻药。

苯胺中毒

如果苯胺沾到皮肤时,用肥皂和水把其洗擦除净。若吞食时,用催吐剂、洗胃及服泻药等方法把它除去。

氯代烃中毒

把患者转移,远离药品处,并使其躺下、保暖。若吞食时,用自来水充分洗胃,然后饮服于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钠制成的溶液。不要喝咖啡之类兴奋剂。吸入氯仿时,把患者的头降低,使其伸出舌头,以确保呼吸道畅通。

草酸中毒

立刻饮服下列溶液,使其生成草酸钙沉淀:i).在毫升水中,溶解30克丁酸钙或其它钙盐制成的溶液;ii).大量牛奶。可饮食用牛奶打溶的蛋白作镇痛剂。

乙醛、丙酮中毒

用洗胃或服催吐剂等方法,除去吞食的药品。随后服下泻药。呼吸困难时要输氧。丙酮不会引起严重中毒。

乙二醇中毒

用洗胃、服催吐剂或泻药等方法,除去吞食的乙二醇。然后,静脉注射10毫升10%的葡萄糖酸钙,使其生成草酸钙沉淀。同时,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聚乙二醇及丙二醇均为无害物质。

酚类化合物中毒

1).吞食的场合:马上给患者饮自来水、牛奶或吞食活性炭,以减缓毒物被吸收的程度。接着反复洗胃或催吐。然后,再饮服60毫升蓖麻油及于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钠制成的溶液。不可饮服矿物油或用乙醇洗胃。2).烧伤皮肤的场合:先用乙醇擦去酚类物质,然后用肥皂水及水洗涤。脱去沾有酚类物质的衣服。

乙醇中毒

用自来水洗胃,除去未吸收的乙醇。然后,一点点地吞服4克碳酸氢钠。

甲醇中毒

用1~2%的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洗胃。然后,把患者转移到暗房,以抑制二氧化碳的结合能力。为了防止酸中毒,每隔2~3小时,经口每次吞服5~15克碳酸氢钠。同时为了阻止甲醇的代谢,在3~4日内,每隔2小时,以平均每公斤体重0.5毫升的数量,从口饮服50%的乙醇溶液。

烃类化合物中毒

把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因为如果呕吐物一进入呼吸道,则会发生严重的危险事故,所以,除非平均每公斤体重吞食超过1毫升的烃类物质,否则,应尽量避免洗胃或用催吐剂催吐。

硫酸铜中毒

将0.3~1.0克亚铁氰化钾溶解于一酒杯水中,后饮服。也可饮服适量肥皂水或碳酸钠溶液。

硝酸银中毒

将3~4茶匙食盐溶解于一酒杯水中饮服。然后,服用催吐剂,或者进行洗胃或饮牛奶。接着用大量水吞服30克硫酸镁泻药。

钡中毒

将30克硫酸钠溶解于毫升水中,然后从口饮服,或用洗胃导管加入胃中。

铅中毒

保持患者每分钟排尿量0.5~1毫升,至连续1~2小时以上。饮服10%的右旋醣酐水溶液(按每公斤体重10~20毫升计)。或者,以每分钟1毫升的速度,静脉注射20%的甘露醇水溶液,至每公斤体重达10毫升为止。

汞中毒

饮食打溶的蛋白,用水及脱脂奶粉作沉淀剂。立刻饮服二巯基丙醇溶液及于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钠制成的溶液作泻剂。

砷中毒

吞食时,使患者立刻呕吐,然后饮食毫升牛奶。再用2~4升温水洗胃,每次用毫升。

二氧化硫中毒

把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安静。进入眼睛时,用大量水洗涤,并要洗漱咽喉。

氰中毒

不管怎样要立刻处理。每隔两分钟,给患者吸入亚硝酸异戊酯15~30秒钟。这样氰基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无毒的氰络高铁血红蛋白。接着给其饮服硫代硫酸盐溶液。使其与氰络高铁血红蛋白解离的氰化物相结合,生成硫氰酸盐。1).吸入时把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使其横卧着。然后,脱去沾有氰化物的衣服,马上进行人工呼吸。2).吞食时用手指摩擦患者的喉头,使之立刻呕吐。决不要等待洗胃用具到来才处理。因为患者在数分钟内,即有死亡的危险。

卤素气中毒

把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安静。吸入氯气时,给患者嗅1∶1的乙醚与乙醇的混合蒸气;若吸入溴气时,则给其嗅稀氨水。

氨气中毒

立刻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给其输氧。进入眼睛时,将患者躺下,用水洗涤角膜至少5分钟。其后,再用稀醋酸或稀硼酸溶液洗涤。

强碱中毒

1).吞食时立刻用食道镜观察,直接用1%的醋酸水溶液将患部洗至中性。然后,迅速饮服毫升稀的食用醋(1份食用醋加4份水)或鲜橘子汁将其稀释。2).沾着皮肤时立刻脱去衣服,尽快用水冲洗至皮肤不滑止。接着用经水稀释的醋酸或柠檬汁等进行中和。但是,若沾着生石灰时,则用油之类东西,先除去生石灰。3).进入眼睛时撑开眼睑,用水连续洗涤15分钟。

强酸中毒

1).吞服时立刻饮服毫升氧化镁悬浮液,或者氢氧化铝凝胶、牛奶及水等东西,迅速把毒物稀释。

然后,至少再食10多个打溶的蛋作缓和剂。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要使用。

2).沾着皮肤时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如果立刻进行中和,因会产生中和热,而有进一步扩大伤害的危险。

因此,经充分水洗后,再用碳酸氢钠之类稀碱液或肥皂液进行洗涤。但是,当沾着草酸时,若用碳酸氢钠中和,因为由碱而产生很强的刺激物,故不宜使用。此外,也可以用镁盐和钙盐中和。3).进入眼睛时撑开眼睑,用水洗涤15分钟。

镉(致命剂量10毫克)、

锑(致命剂量毫克)中毒

吞食时,使患者呕吐。

化学药品吞食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患者因吞食药品中毒而发生痉挛或昏迷时,非专业医务人员不可随便进行处理。

除此以外的其它情形,则可采取下述方法处理。毫无疑问,进行应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刻找医生治疗,并告知其引起中毒的化学药品的种类、数量、中毒情况(包括吞食、吸入或沾到皮肤等)以及发生时间等有关情况。1).为了降低胃中药品的浓度,缓延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粘膜,可饮食下述任一种东西:如牛奶;打溶的蛋;面粉;淀粉;或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2).如果一时弄不到上述东西,可于毫升蒸馏水中,加入约50克活性炭。用前再添加毫升蒸馏水,并把它充分摇动润湿,然后,给患者分次少量吞服。一般10~15克活性炭,大约可吸收1克毒物。3).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患者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若用这个方法还不能催吐时,可于半酒杯水中,加入15毫升吐根糖浆(催吐剂之一),或在80毫升热水中,溶解一茶匙食盐,给予饮服(但吞食酸、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类液体时,因有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而进入气管的危险,因而,遇到此类情况不可催吐)。绝大部份毒物于四小时内,即从胃转移到肠。4).用毛巾之类东西,盖上患者身体进行保温,避免从外部升温取暖。(注:把二份活性炭、一份氧化镁和一份丹宁酸混合均匀而成的东西,称为万能解毒剂。用时可将2~3茶匙此药剂,加入一酒杯水做成糊状,即可服用)。

有机类废溶液处理

有机类废溶液回收注意事项:

1、尽量回收溶剂,在对实验没有妨碍的情况下,把它反复使用。

2、为了方便处理,其收集分类往往分为:a)可燃性物质;b)难燃性物质;c)含水废液;d)固体物质等。

3、.可溶于水的物质,容易成为水溶液流失。因此,回收时要加以注意。但是,对甲醇、乙醇及醋酸之类溶剂,能被细菌作用而易于分解。故对这类溶剂的稀溶液,经用大量水稀释后,即可排放。

4、含重金属等的废液,将其有机质分解后,作无机类废液进行处理。

有机类废溶液处理方法:

1、焚烧法

1)、将可燃性物质的废液,置于燃烧炉中燃烧。如果数量很少,可把它装入铁制或瓷制容器,选择室外安全的地方把它燃烧。点火时,取一长棒,在其一端扎上沾有油类的破布,或用木片等东西,站在上风方向进行点火燃烧。并且,必须监视至烧完为止。

2)、对难于燃烧的物质,可把它与可燃性物质混合燃烧,或者把它喷入配备有助燃器的焚烧炉中燃烧。对多氯联苯之类难于燃烧的物质,往往会排出一部份还未焚烧的物质,要加以注意。对含水的高浓度有机类废液,此法亦能进行焚烧。

3)、对由于燃烧而产生NO2、SO2或HCl之类有害气体的废液,必须用配备有洗涤器的焚烧炉燃烧。此时,必须用碱液洗涤燃烧废气,除去其中的有害气体。

4)、对固体物质,亦可将其溶解于可燃性溶剂中,然后使之燃烧。

2、溶剂萃取法

1)、对含水的低浓度废液,用与水不相混合的正己烷之类挥发性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出溶剂层后,把它进行焚烧。再用吹入空气的方法,将水层中的溶剂吹出。

2)、对形成乳浊液之类的废液,不能用此法处理。要用焚烧法处理。

3、吸附法用活性炭、硅藻土、矾土、层片状织物、聚丙烯、聚酯片、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塑料、稻草屑及锯末之类能良好吸附溶剂的物质,使其充分吸附后,与吸附剂一起焚烧。

4、氧化分解法(参照含重金属有机类废液的处理方法)

在含水的低浓度有机类废液中,对其易氧化分解的废液,用H2O2、KMnO4、NaOCl、H2SO4+HNO3、HNO3+HClO4、H2SO4+HClO4及废铬酸混合液等物质,将其氧化分解。然后,按上述无机类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加以处理。

5、生物化学处理法

用活性污泥之类东西并吹入空气进行处理。例如,对含有乙醇、乙酸、动植物性油脂、蛋白质及淀粉等的稀溶液,可用此法进行处理。

5.1、含一般有机溶剂的废液一般有机溶剂是指醇类、酯类、有机酸、酮及醚等由C、H、O元素构成的物质。对此类物质的废液中的可燃性物质,用焚烧法处理。对难于燃烧的物质及可燃性物质的低浓度废液,则用溶剂萃取法、吸附法及氧化分解法处理。再者,废液中含有重金属时,要保管好焚烧残渣。但是,对其易被生物分解的物质(即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而容易分解的物质),其稀溶液经用水稀释后,即可排放。

5.2、含石油、动植物性油脂的废液类废液包括:苯、已烷、二甲苯、甲苯、煤油、轻油、重油、润滑油、切削油、机器油、动植物性油脂及液体和固体脂肪酸等物质的废液。对其可燃性物质,用焚烧法处理。对其难于燃烧的物质及低浓度的废液,则用溶剂萃取法或吸附法处理。对含机油之类的废液,含有重金属时,要保管好焚烧残渣。

5.3、含N、S及卤素类的有机废液此类废液包含的物质:吡啶、喹啉、甲基吡啶、氨基酸、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硫化碳、硫醇、烷基硫、硫脲、硫酰胺、噻吩、二甲亚砜、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类、氯苯类、酰卤化物和含N、S、卤素的染料、农药、颜料及其中间体等等。对其可燃性物质,用焚烧法处理。但必须采取措施除去由燃烧而产生的有害气体(如SO2、HCl、NO2等)。对多氯联苯之类物质,因难以燃烧而有一部分直接被排出,要加以注意。对难于燃烧的物质及低浓度的废液,用溶剂萃取法、吸附法及水解法进行处理。但对氨基酸等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经用水稀释后,即可排放。

5.4、含酚类物质的废液此类废液包含的物质:苯酚、甲酚、萘酚等。对其浓度大的可燃性物质,可用焚烧法处理。而浓度低的废液,则用吸附法、溶剂萃取法或氧化分解法处理。

5.5、含有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及无机盐类的有机类废液此类废液包括:含有硫酸、盐酸、硝酸等酸类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氨等碱类,以及过氧化氢、过氧化物等氧化剂与硫化物、联氨等还原剂的有机类废液。首先,按无机类废液的处理方法,把它分别加以中和。然后,若有机类物质浓度大时,用焚烧法处理(保管好残渣)。能分离出有机层和水层时,将有机层焚烧,对水层或其浓度低的废液,则用吸附法、溶剂萃取法或氧化分解法进行处理。但是,对其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用水稀释后,即可排放。

5.6、含有机磷的废液类废液包括:含磷酸、亚磷酸、硫代磷酸及膦酸酯类,磷化氢类以及磷系农药等物质的废液。对其浓度高的废液进行焚烧处理(因含难于燃烧的物质多,故可与可燃性物质混合进行焚烧)。对浓度低的废液,经水解或溶剂萃取后,用吸附法进行处理。

5.7、含有天然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废液此类废液包括:含有聚乙烯、聚乙烯醇、聚苯乙烯、聚二醇等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以及蛋白质、木质素、纤维素、淀粉、橡胶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废液。对其含有可燃性物质的废液,用焚烧法处理。而对难以焚烧的物质及含水的低浓度废液,经浓缩后,将其焚烧。但对蛋白质、淀粉等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其稀溶液可不经处理即可排放。

6、水解法

对有机酸或无机酸的酯类,以及一部份有机磷化合物等容易发生水解的物质,可加入NaOH或Ca(OH)2,在室温或加热下进行水解。水解后,若废液无毒害时,把它中和、稀释后,即可排放。如果含有有害物质时,用吸附等适当的方法加以处理。

欢迎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大概多少钱啊
什么原因导致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m.com/wahl/91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