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急救处理知识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定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正常糖代谢供能受阻,机体动用脂肪代谢供能过程中,产生较多酮体超过机体处理能力的用量,使血酮体升高(酮血症)(尿酮阳性)。因酮体为酸性,机体酸碱失衡失代偿时为酮症酸中毒。

常见有:饥饿性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剧烈呕吐所致酮血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酮体生成: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成乙酰乙酸和乙酰辅酶A,再在酶作用下生成β-羟丁酸、丙酮。

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肝产生酮体功能强,但不能利用,只能在其它器官利用。

△、脑只能利用糖和酮体供能

机体产生酮体意义在于没有糖供能时,酮体可暂时提供一定量能量。

二、病理生理:

(一)酮血症(尿酮+)→酸碱平衡失代偿(PH↓CO2CP↓)→酮症酸中毒→严重酸中毒(血PH<7.0)→呼吸肌无力→呼吸中枢麻痹

(二)失水

1.血糖↑血酮↑→血浆渗透压↑(渗透性利尿)→细胞脱水

2.厌食、恶心呕吐、多尿

3.失水、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循环衰竭

血总渗透压(mosm/l)=2(NA++K+)(mmol/l)+血糖(mmol/l)+BUN(mmol/l)

(三)电解质失衡紊乱:

1.血钠:①早期正常或减低,②稀释性低钠血症(细胞内水到血管内),③缺钠性低钠血症;

2.血钾:①治疗前一般会出现正常或偏高(脱水、血容量不足所致),②补充血容量、注射胰岛素、纠酸后会出现血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此时可能发生严重低钾血症,③如未及时纠正会出现心律失常,④严重低钾血症会出现心脏骤停。

3.低磷血症:治疗早期常见→导致组织缺氧;

4.携氧系统功能异常:表现:①组织缺氧,②脑水肿;

5.肾衰竭:①周围循环衰竭→②低血容量性休克→③急性肾衰竭;

6.中枢神经功能障碍:①意识障碍,②脑水肿。

三、临床表现:

①典型表现:多尿、多饮、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烦躁、嗜睡、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酮体的气味)……

②非典型表现:腹痛(似急腹症)、惊厥、昏迷或休克(急诊可见)。

③常见诱因:引起感染(畏寒、寒战、发热;突停胰岛素等药;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解酒等饮料。

④分度:①轻度(有酮血症、无酸中毒);②中度(有酮血症,又有酸中毒);③重度(有酮血症,有酸中毒,有意识障碍,CO2CP<10mmol/l)。

四、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尿液:尿糖或尿酮体阳性或强阳性,蛋白尿或管型尿。

2.血液:血糖升高(16.3-33.3mmol/l)(一般30左右),血酮(4.8mmol/l)(β-羟丁酸可达几千),血渗透压升高或正常(-mmol/l)

3.血PH:CO2CP↓剩余碱负值增大(-2.3mmol/l)阴离子间隙增大;

4.其他: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升高,血脂异常,谷草、谷丙转氨酶升高。

(二):①胸部X线检查,②心电图检查,③胆囊B超或尿常规检查。

五、鉴别诊断:

(一)酸中毒的鉴别:

①DKA并尿毒症

②DKA并脑血管意外

③乳酸性酸中毒

④肾衰

(二)昏迷的鉴别:

①DKA昏迷

②低血糖昏迷

③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④乳酸性酸中毒昏迷

⑤脑血管意外

⑥其他疾病引起的昏迷

血浆总渗透压计算:2(血K+血NA)+血糖+尿素氮

有效渗透压:2(血K+血NA)+血糖

渗透压:血糖33.3mmol/,有效渗透压≧mmol/l,血浆渗透压≧mosm/kgh2o

生理盐水渗透压为mmol/l,5%葡萄糖渗透压为mmol/l,但虽为等渗,但血糖浓度可达正常人50倍,可使血渗透压达mmol/l,因此在治疗早期,只有生理盐水适合,5%葡萄糖和5%葡萄糖氯化钠都不合适。

六、治疗:

1.胰岛素治疗:短效、小量、持续、静滴(胰岛素泵),当血糖降至13.9mmol/l,改为5%葡萄糖+胰岛素(2-4:1),尿酮转阴后可过度到平时的治疗方案,改为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

2.补液:补什么液体:首先补给生理盐水;第二阶段补充5%葡萄糖或糖盐水,补液速度及补液量:按体重10%估计补液总量,先快后慢,无心衰者:开始2小时输入-ml,3-6小时再输入-ml,第一个24小时输液总量-ml。

注意:①老年人或有心衰者用中心静脉压监护,指导输液或视尿量情况估计补液多少,②有低血压和休克者要补充胶体溶液,同时抗休克治疗。

3.纠正电解质紊乱:

(一)补钾:①通过监测心电图和化验血钾补钾,每小时1.0-1.5g,24小时总量3.0-6.0g,②酮症纠正后改口服钾,③治疗期如有低血钾(尿量》40ml/h)者,补胰岛素同时补钾,④如入院即有严重低血钾,一开始就立即补钾,待血钾升至3.3mmol/l时开始用胰岛素治疗。

(二)补充钙和镁:如代谢有明显低钙和低镁时应及时补充。

4.纠正酸中毒:①血PH7.0时,一般不补碱性药物

②血PH6.9-7.0适当补碱,可用5%碳酸氢钠84ml,稀释于ml注射用水中静滴,

③PH6.9时,可用5%碳酸氢钠ml加入ml注射用水静滴,监测血PH,PH至7.1时停止补碱,

④血磷1.0mmol/l,输液中加入20-30mmol/l磷酸盐

5.其他治疗:

①合并横纹肌溶解症处理:出现肌痛、茶色尿和急性肾衰竭除DKA治疗外加甘露醇治疗,

②针对诱发DKA诱因处理,如感染,

③抗休克治疗,

④抗心律衰竭和心律失常治疗,

⑤肾衰和脑水肿治疗,

⑥急性胃扩张等治疗。

注意: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慎补碱,补碱过早、过快,有加重脑水肿风险,①补碱后红细胞释放氧功能下降,使组织缺氧加重,特别是脑细胞。②治疗后血酮体消失,与酮体结合的碳酸/碳酸氢钠缓冲系统得到重新释放,加上补的碳酸氢钠,故可引起反跳性碱中毒,过早、过快补碱风险:脑水肿,反跳碱中毒。

胡景铭

赞赏

长按







































哪些偏方能治疗白癜风
太原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m.com/wahl/96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