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东莞一名女子
将木耳浸水泡发约5到6小时后
进行烹饪煮食
隔天继续食用剩余的木耳
然后出现腹痛
做了一系列检查得知是木耳中毒
毒素堆积肝脏
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
随后被送进ICU治疗
据该女子的老公张先生说,妻子每天在ICU花费要2万元左右,仅仅三天已花了四万多元。自己因烧伤失去了劳动力,膝下两个幼儿,妻子是家中的唯一顶梁柱,现在家庭已没有任何积蓄。
考虑到高昂的医疗费用,女子随后被家人转送至老家治疗,但由于毒素引发身体各器官衰竭,最终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泡发木耳为什么会产生毒素?
许多菌类都含有营养成分,可以成为细菌的培养基。干的时候,微生物没法生长。一旦泡水,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就不可避免地滋生多种微生物,变成培养基。
一种叫做“椰毒假单胞菌”的致病菌,会产生一种叫做“米酵菌酸”的毒素,其毒性非常凶猛。这种毒素耐热,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就算是泡过的木耳认真清洗、做熟,毒素还是没法完全去掉,依然有中毒的风险。
米酵菌酸这种毒素目前在医学上还没有特效的“解药”,通常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来稀释毒素,如果该毒素的摄入量过大,基本是九死一生。
米酵菌酸中毒有哪些症状?
一般吃了含有这种毒素的食物后2~24小时就会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重者可出现皮肤黄染、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症状。
米酵菌酸中毒后死亡率在40%以上。如果催吐洗胃之后症状仍不能缓解,则需进行血浆置换来将毒素排出。如果毒素已经到达各脏器,又就医不及时,很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危及病人生命。
泡木耳最长别超过4个小时
以后还能吃木耳吗?
别害怕,短时间内泡发的木耳
基本不会产生毒素,
可以放心吃。
??
通常来说,木耳用冷水泡1~2小时就可以了,最长也不要超过4个小时。如果用热水泡,时间还要更短。
?如果泡发超过24小时,建议就不要吃了,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更容易滋生病菌;
?浸泡后如果闻到有异味,或者摸到有粘液,说明变质了,赶紧扔掉;
?泡过的木耳吃不完,可以倒掉水,放入冰箱保存,因为低温下细菌几乎停止繁殖。
此外,餐具要及时洗、垃圾及时倒,保持厨房干净,如果环境卫生,在浸泡过程中也很难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除了木耳,还有它们
以下几种常见食物,
如果储存处理不当,
也可能会滋生“椰毒假单胞菌”,
然后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
??
鲜银耳
鲜银耳比干木耳更易变质。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率最高的食物就是鲜银耳。
玉米面
玉米面发霉后,也会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毒素。
疫情通报
5月29日,浙江无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
以下为通报详情??向上滑动阅览
5月29日0-24时,无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5月29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50例,累计出院50例。
5月29日0-24时,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无当日转为确诊病例,当日解除隔离1例。截至5月29日24时,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5例(其中境外输入1例)。
5月29日0-24时,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截至5月29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例,累计出院例,累计死亡1例,治愈出院率99.9%。
截至5月29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累计出院例,累计死亡1例。无疑似病例。全省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尚有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浙江在线健康网综合自广州日报、深圳疾控、科普中国、广东公共DV现场、浙江省卫健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主编:尉洁婷
责编:隋雪点击右下角“在看”,推荐给大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