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有娃以后,家里的小祖宗就是个“碎钞机”。不能同意更多。
这甚至从小家伙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日本的纸尿裤,美国的奶瓶,婴儿床、小摇篮、辅食训练用的小勺小碗都一一准备妥当。
等小家伙呱呱坠地,海淘之路才真正开启。
小孩子皮肤那么娇嫩,贴身衣服一定要买最好的,护肤品也必须是最安全的。
奶粉、辅食,就算不件件都是从海外直邮,那也必须是进口品牌。
户外太热,蚊虫多,那就在屋里玩吧。围栏、海洋球、秋千架、小滑梯……直到把家里改造成小小游乐场!
01
最近几年,听新闻时常听到“消费升级”这个词,但当妈以来,我怎么都觉得我的消费在降级。
海淘有那么两三年,我就快折腾不动了。
看看我们的国产品牌也很有爱,更不需要提前囤货,啥时候需要啥时候下单。
穿的用的吃的,只要没安全隐患,就放手让孩子使吧。
随着孩子长大,一眨眼就上小学了。我也认怂了,哪个当妈的也没三头六臂。
操心孩子的学习和作业,熊孩子的吃穿用度哪还能件件精心?好用不贵,安全可靠,想着这样就万事大吉了。
02
一转眼,娃已经三年级了。我们夫妻俩商量好,每周给他20元零花钱,借机培养一样孩子的财商。我想,如果孩子从小能养成存钱意识,长大以后我就不用替他操心了。
然而,事实证明,臭小子对储蓄还没什么概念,花钱倒是嗖嗖的,很是上瘾。
有了自己的小金库,他觉得很有成就感,从此有了一种掌控人生的迷之自信。
起初,他还是小范围尝试一些新奇特的文具——自动橡皮,自动铅笔,闪光陀螺笔……这些买来倒也无大碍,我没必要拦着。
但最近,我发现了不好的苗头!
因为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不只卖文具,还有零!食!
03
吃零食有什么不好吗?我们这一代人不也是吃着学校门口的零食长大的吗?
零食的危害,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我们不妨就拿零食界一号“辣条”说事吧。去年,就有一名中学生因为狂吃辣条,经医院检测发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凭我多年海购的底子,我知道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这些国家都有儿童食品品牌。
辣条、辣片、钻石糖……学校门口小卖部里常见的小零食,并不是专为儿童生产的。
这些零食包装图案鲜艳,带有不少卡通图案,看似迎合孩子的喜好,但看一下配料表,我们就会发现,这些零食里的添加剂有多么“可观”!即使是进口零食,其添加剂含量也是令人惊叹!
且不提那些不明来历的三无产品,即便是正规的食品生产厂家生产的零食,也并不完全适合孩子。
很多人并不知道,食品企业在使用添加剂时遵循的国家添加剂标准,其实是成人标准,并非儿童标准。
换言之,大部分零食的添加剂含量可能超过了儿童的耐受范围。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谁家娃都是易饿体质。一包零食入口,足以让孩子美上一阵子。
琳琅满目的小卖部里,一排排零食格外惹人注目。花里胡哨的包装,五花八门的品牌,很难想象哪一个饥肠辘辘的放学娃能抵挡住它们的诱惑。
是时候该总结一下了!纵观这近十年的养育史,我发现我娃的消费品类和消费场所正在经历戏剧性的变化!
消费品类
消费场景
04
吃零食,是孩子的一大童年乐趣。如何选择零食,则很有门道。
究竟要给孩子吃什么样的零食呢?
时令水果、奶制品、坚果等等,这些当然是更安全的选择。我根据个人经验总结了几个不“学术”但极为实用的标准。
不选保质期长的零食
小朋友经常会饿,面包是居家常备的充饥食物。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小面包,为什么有的保质期三天,有的保质期半年?
答案就是防腐剂。添加了防腐剂的食物,才能保质期那么久。虽然少量摄入并无大碍,但长久而言对孩子当然不好。
当然,并不是所有保质期长的食品都有问题。比如,干果类食品因为含水量低,其自然保质期就会比较长。
不选看不见原材料的零食
看不见原材料的食物,相信大家经常遇到。比如,我极少吃鱼豆腐,也很难凭口感想象里面有什么“鱼”。丸子类的,统统Byebye。
在这些看不见原材料的零食中,我绝对不会给孩子买的零食之一,就是果冻。
但孩子就是想吃怎么办呢?那只好由妈妈代劳,在家里动手做一下咯!
说做就做!事先准备好吉利丁粉和果冻模具,再买来几个新鲜的大橙子。
操作难度不大,很容易成功。孩子也跟着过了把甜点师的瘾。
制作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发现:
做好的果冻,味道淡淡的。这让我很意外,因为橙子里的果糖含量已经相当高了。对于低糖一族,这个甜度其实刚刚好。
家里自制的果冻,颜色也是淡淡的。
和超市里的果冻一比,不难发现,超市里的果冻色泽更明艳,味道也更甜(准确点说是“过甜”)。
另外,制作成本也让我惊叹,橙子和吉利丁的价格都不算低。
一番对比后,不难发现,裹着甜美外衣的果冻,含不含果汁真不好说。
这种用色素、甜味剂、果味添加剂和明胶等调配而成的甜蜜诱惑,对孩子毫无营养可言。
05
最近,湖南武冈一位家长因为孩子在校门口小卖部赊账买零食吃,一怒之下把店给砸了。
且不评价这位家长的冲动行为有多少不良影响,但这位家长愤怒的背后,不无原因。
孩子小小年纪,没管住嘴,欠下债务,最后只能靠“偷钱”来解决,小错铸成大错!
就像好不容易养大的白菜被猪拱了一样,我们喂洋奶粉养大的娃,如今就这样被校门口5毛钱的零食给哄骗了!
更郁闷的是,越是在家不吃零食的娃,看见零食就越没抵抗力!不像我们大人,不常吃垃圾食品,就真的对垃圾食品提不起兴趣!
这就是一个孩子的消费降级之路,我想,这也是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作为一个日夜为娃操心的妈妈,我迫切期望孩子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培养出自己的独立价值观和批判性思维来!
哪些是健康零食,哪些是有害零食,孩子比家长更需要知道!哪些是理性消费,哪些是冲动消费,杏仁核没发育完全的小朋友需要慢慢学会判断!
与其呵斥孩子别跟那些零食党厮混,不如让孩子学会自己做判断。爱扎堆,本就是这个年龄孩子的天性。特立独行的孩子未必合群。那么,你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呢?
本文作者:花生妈,80后妈咪,家有9岁男宝一枚,亲历从海淘到商超的消费降级之旅。本文配图来自网络。
养娃不易,点个赞吧!
花生妈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